题。
在昔人眼中,“
雄浑”
作为一种风格,或一种美的表现形态,几乎是高不可攀的。《诗品集解》曾说:“
文中惟庄马,诗中惟李杜,足以当之。”
范围是小的可怜了。西方美学中有个与“
雄浑”
比较相近的范畴,叫做“
崇高”
,按照康德的见解,艺术领域并不存在“
崇高”
;它,仅仅表现在自然界。然而。前一种说法至少遗漏了词中的苏辛,忘却了李杜之前的屈原和李杜之后的陆游;就后一种说法而论,既然艺术是生活(包括自然界)的再现,生活中可以有崇高,艺术何以独无?不过,康德对崇高现象的分析仍有精到之处。根据他的分析,崇高引起的感觉和通常所说的美感很不一样。它不是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而是一种生命力暂时受到阻遏而后洋溢迸发的振奋感。崇高的事物以其巨大的威力常常显得很可怕,但又并不是加害于人,所以结果在我们心中唤起的就不是恐惧,而是勇气和自豪。雄浑之美怕也就是这么回事。
在叙事性作品特别是小说中,雄浑之美如何产生,前人似乎说得不多。依我看来,小说的雄浑,在内容上总是与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或人与自然的冲突联接在一起;而在形式上往往与宏伟的结构密切相关。前者,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斗争面前对正义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肃然起敬;后者,则使人好像面临巍峨的大厦而慨然兴叹。
雨果的《九三》很雄浑,这是因为它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的生死决战为题材,既写了人与自然的搏斗,更写了人与人的较量,其中更表现出了强烈的人道色彩。罗曼•
罗兰的《约翰•
克里斯朵失》则不然,它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场面,而以音乐般的气氛和情绪取胜。它也写冲突,却并非战争中你死我活的搏斗,而是一个具有崇高心灵的音乐家与庸俗环境的对抗以及他自己内心经历的斗争。作者崇拜贝多芬,他的作品也同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一样,表现着这样一种进程: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小说描写克里斯朵夫艰难奋斗的一生,从“
蒙蒙晓雾初开”
到“
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雄浑高远之境。
康德曾把崇高分为“
数量的”
和“
力量的”
两种。“
数量的索高”
系指体积的无限大。虽然他把崇高局限于自然界,但艺术中同样存在一个“
体积”
问题。西欧美术史上,没有哪个画家能比米开朗琪罗更雄浑,而他的名作《创世纪》之所以令人产生庄严雄伟之感,显然与其巨大而辉煌的结构分不开。试想我们进入罗马西斯廷教堂,猛抬头望见离地十
米开朗琪罗是用着同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出这个世界的!”
对于大部头长篇小说来说,宏伟的结构更是通向雄浑的必由之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法俄战争为背景,反映的社会生活极其广阔。笔触所及,不仅包罗国王的御前会议,贵族的沙龙聚会,地主的庄园生活;而且布下好几条爱情线索,展现了青男女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但所有这一切都直接间接地与战事交织在一起,人生的悲欢离合无不与战场的风云变幻休戚相关。
历来人们对雄浑或崇高的具体解释也许纷纭有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它是一种高格调,高境界。
(节选自俞汝捷《小说24
美》)
1
.下列有关“
雄浑”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雄浑”
曾被人当作一种风格或一种美的表现形态,《诗品集解》中用“
文中惟庄马,诗中惟李杜,足以当之”
来举例说明。
B
.与“
雄浑”
比较相近的范畴是西方美学中的“
崇高”
,只是,康德认为“
崇高”
只表现在自然界而不存在于艺术领域。
C
.“
雄浑”
会带给人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而“
崇高”
带给人的却是一种生命力暂时受到阻遏而后洋溢迸发的振奋感。
D
.“
雄浑”
之美与“
崇高”
的事物给人感受常常相同,它们巨大的威力常常显得很可怕,但又并不是加害于人,往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勇气和自豪而不是恐惧。
2
.下列对“
小说的雄浑”
的分析与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雄浑,在内容上总是与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或人与自然的冲突联接在一起,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斗争面前对正义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肃然起敬。
B
.小说的雄浑,在形式上往往与宏伟的结构密切相关,使人好像面临巍峨的大厦而慨然兴叹,对于大部头长篇小说来说,宏伟的结构吏是通向雄浑的必由之路。
C
.小说的雄浑通过宏大的创作体现出来,正如《九三》《约翰•
克里斯朵夫》《刨世纪》以及《战争与和平》,它们要么有宏阔的题材,要么有宏伟的结构。
D
.小说的雄浑是雄浑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与崇高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高格词,高境界。
3
.下列依据文章内容进行的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A
.作者借助西方美学中的“
崇高”
来解读“
雄浑”
,“
雄浑”
范围虽小了点,但可以存在于艺术领域,这一点却是“
崇高”
不具备的。
B
.康德所说“
数量的崇高”
对小说而言是宏伟的结构所表现出的雄浑,而“
力量的崇高”
对小说而言是丰富的内容及深刻的主题带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
C
.《约翰•
克里斯朵夫》之所以雄浑,正是罗曼•
罗兰在作品中以贝多芬及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为主要表现对象,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雄浑高远之境的。
D
.只要将笔触及到广阔的社会生活,描绘人生万象,展现人生悲欢离合,创作出大部头长篇小说,就能够让这样的小说达到雄浑的境界。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C
项“‘
雄浑’
会带给人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
表述错误,原文说“
崇高引起的感觉和通常所说的美感很不一样。它不是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而是……”
可以知道“
直接的单纯的快感”
是“
通常所说的美感”
而不是“
雄浑”
。
2
、【答案】C
【解析】C
项在解说“
小说的雄浑通过宏大的创作体现出来”
时所举事例错误,《创世纪》是美术作品而非小说。
3
、【答案】B
【解析】A
项推断前提“‘
雄浑’
范围虽小了点”
表述混淆愿意,原文“
范围是小的可怜了”
意在说明仅用“
文中惟庄马,诗中惟李杜”
来解释“
雄浑”
,范围太小了,后文至少又提到了“
苏辛”“
屈原”“
陆游”
。此外,根据第一段“
艺术何以独无?”
可知崇高也可以存在于艺术领域。C
项对《约翰•
克里斯多夫》雄浑的原因推断错误,作品不是“
以贝多芬及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为主要表现对象”
。D
项推断逻辑错误,“
只要……
就……”
过于绝对,原文语意是必要条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21468.html
相关阅读:《简不短与繁不烦》阅读答案
“作为美学范畴或形态的“悲”与日常语言中的悲,含义大有区别”
《关于“韩剧”的主题阅读》阅读答案
《故里之争显现地方政府公司化》阅读答案
《字幕高墙:中国影迷的尴尬与恐惧》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