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华①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②。”请益③。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④,可以无与,与,伤惠⑤。”(《孟子·离娄下》)
[注]①子华:即公西赤。下文的“冉子”即冉求。②釜:一釜合当时六斗四升。下文的“庾”,一庾合当时二斗四升;下文的“秉”,一秉合当时一百六十斗。③益:增加。④与:给。⑤惠:恩惠,德惠。
(1)请概括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答:
(2)公西赤能否接受冉求给予的“五秉” 之粟?为什么?请综合以上选段简析。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文化经典阅读(6分)
9.(1)不能滥施恩惠(或:施予恩惠要适当。或:行事要以“义”为准则)。(2分,意思对即可)
(2)【要点】①公西赤不该接受冉求给予的“五秉”之粟,因为对方妄施恩惠,不符合“周急不继富”的原则;②公西赤如果接受冉求妄施的恩惠,就会伤害廉洁。(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①公西赤出使齐国,冉求为公西赤的母亲请求给些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了他小米八十石。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肥马驾的车,身穿又轻又暖的皮衣。我听说过,君子应周济急需的人,而不要使富人更富。”
②孟子说:“可以拿,可以不拿,(如果)拿了,就伤害了廉洁;可以给,可以不给,(如果)给了,就伤害了恩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21522.html
相关阅读:“况钟,字伯律,靖安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对于“多怨”,有人认为是君子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也有人认为是
《高柔字文惠》阅读答案及翻译
《无斋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袁随园君墓志铭》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