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化合物部分》考点归纳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钠及其化合物:

(一)、钠

1.  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命题角度为是否违反电荷守恒定律。

2.  Na的保存: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实验完毕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

3.  Na、K失火的处理: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4.  Na、K的焰色反应:颜色分别黄色、紫色,易作为推断题的推破口。注意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避免钠黄光的干扰。

5.  Na与熔融氯化钾反应的原理:因钾的沸点比钠低,钾蒸气从体系中脱离出来,导致平衡能向正反应移动。(Na+KCl(熔融)=NaCl+K

(二)、氢氧化钠

1.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2.  溶解时放热:涉及到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将浓氨水滴加到氢氧化钠固体上,其反应原理为: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着生成NH3的方向移动。与之相似的还有:将浓氨水或铵盐滴加到生石灰上。涉及到的方程式为NH4++OH- NH3·H2O  NH3↑H2O

3.  与CO2的反应: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

4.  潮解: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2、MgCl2

(三)、过氧化钠

1.  非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有氧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O2↑

2.  过氧化钠中微粒的组成:1mol过氧化钠中所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或说它们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1,命题角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3.  过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一是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二是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以氧气的量为依据)。

4.  强氧化性:加入过氧化钠后溶液离子共存的问题;过氧化钠与SO2反应产物实验探究。

(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1.  俗名: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

2.  除杂:CO2(HCl):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

3.  NaHCO3(少量与过量)与石灰水的反应:命题角度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

4.  鉴别:用BaCl2、CaCl2或加热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

5.  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问题:因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 <c(H2CO3)。

(五)、氯化钠:

1.  除杂: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利用二者的差异情况,进行分离。NaCl(KNO3):蒸发、结晶、过滤;KNO3(NaCl):降温、结晶、过滤。

2.  氯碱工业: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以此为载体,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题目的突破口为:一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二是在电解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液变红,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因其是高中化学中的第一个定量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命题角度为:一是计算所需的物质的质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点评:钠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碳酸氢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电解饱和的食盐水已成为高考的热点。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末页共4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28791.html

相关阅读:高考化学复习指导构建知识网络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