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
也。是谓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
何谓瓦解?曰:吴、楚、齐、赵之兵①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
其境内,财足以劝其
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
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有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
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
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
也,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
近者关东五谷不登,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
循理而观之,则民且
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
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诚以天下为务,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②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负?③摄袂而揖王公,此天子之所服也。
(取材于徐乐《言世务书》,有删改)
【注释】
①吴、楚、齐、赵之兵:指汉景帝三(前154)吴楚七国之乱。②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时天下安定,百姓富足。③负?(yǐ):背对屏风。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
也
资:参考、借鉴
B.
威足以严
其境内
严:使……畏服
C.
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
也
要:要旨、要领
D.
推数
循理而观之
数:规律
10.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财足以劝其
士民
B.
非权轻于
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
可以无悔矣,其
孰能讥之乎
扬名广誉于
当世
C.
不得旋踵而身为
禽矣
D.
则民且
有不安其处者矣
况群臣百姓能为
乱乎哉
若属皆且
为所虏
11.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A.
然(七国)不能西攘尺寸之地
B.
民多穷困,(又)重之以边境之事
C.
不安故(民)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
D.
扬名广誉于当世,(则)亲天下而服四夷
12.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A.秦末民困、下怨、俗乱,统治者却无所作为,土崩之势已成,陈涉得以“起穷巷”。
B.若国君能泽被百姓,百姓能安土乐俗,就算外有强国劲兵之患,也不足以危害国家。
C.作者指出,关东地区天灾频繁、战祸不断、五谷歉收,是形成土崩之势的根本原因。
D.统治者要预知危机,防患未然,把治国当作根本职责,才能使百姓安定、天下太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34868.html
相关阅读:《与孙司封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游五台山日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于仲文,字次武》阅读答案及译文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辅,字世伟”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