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题。
荀?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少时,南阳何?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莫有随者,?独将宗族至冀州。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
?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①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
十七,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劳军于谯,?疾留寿春,以忧薨,时五十。明,太祖遂为魏公矣。
评曰:“荀?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荀?传》,有删节。)
①问:通“闻”,名声,虚名。
4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少时,南阳何?异之
异:看重
B
.除亢父令
除:废除
C
.殆有他虑。殆:恐怕,大概
D
.会征孙权
会:正赶上,恰逢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荀?有“王佐之才”的一组是
( 3
分
)
(
)
①?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②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亢父令,遂弃官归。③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④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⑤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⑥会征孙权,表请?劳军于谯,?疾留寿春。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6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
)
A
.荀?少的时候,南阳何?就认为他不同于一般,有王佐才,很看重他。
B
.太祖迎天子后,四面受敌。袁绍给他写了一封言辞傲慢无礼的书信,太祖看后很生气,出入的举动不同于平常,众人都说是因为失利于张绣的缘故,只有荀?认为有其他忧虑。
C
.荀?死后的第二,太祖就升为魏公了。
D
.十七,董昭等认为太祖应该晋升爵位为国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勋,荀?也认为应该这样做,太祖因此对他更加重用。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①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5
分)
答:
②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5
分)
答:
参考答案:
4
.
B
(除:授予,任命)(
3
分)
5
.
C
(②写在董卓之乱时改任他做亢父县令,他放弃不做之事,④是叙述董昭向他请教让太祖进爵之事,⑥写太祖对他的“打击报复”,与他“有王佐之才”无关。排除此三句,只剩
C
项。)(
3
分)
6
.
D
(“荀?也认为应该这样做,太祖因此对他更加重用”与原文相反。)(
3
分)
7
.①而您明白豁达,不拘小节,用人唯才,这说明您在度量方面胜过袁绍。(“明达”,“唯…所…”,“宜”各
1
分,文句通畅
2
分。)(
5
分)
②然而预先看出了曹氏篡位的苗头,因而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机鉴:机敏地察出,预先看出;先识:事先识破;充:动词,充分地发挥;其:自己的。各
1
分,句子通畅
1
分)(
5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36304.html
相关阅读:文言文传记阅读《孙长卿》附答案及翻译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韩熙载字叔言》阅读答案及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
《子贡传》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