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
19
题。
菜
市
口
许钦文
在故都,对于我的知识关系最大的虽然是沙滩的大楼;因为四妹的缘故,石驸马大街红楼的印象也不浅;可是关于生活,最不能忘怀的是宣武门外的菜市口。
因我十八岁初到北京时就到南半截胡同的绍兴县馆去住,言语隔膜,怕得骡车夫故意捣乱,行到菜市口,一见着
“
北半截胡同
”
的牌子,就着急得要命,又恨又怕,不知道南半截胡同原是在北半截胡同里面的,闹了许久才清楚,所以还没有到达寓所,就先把这地方于慌忙中看了个明白。
有名的《呐喊》是在绍兴县馆里产生的,想来作者当时也常在菜市口这地方经过。我的《故乡》,《赵先生底烦恼》,《鼻涕阿二》和《毛线袜》的一大部分,还有《回家》的后半,也都在这地方写成,如今一回忆着,总还觉得有些感情。《故乡》的原稿大半都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当时的《晨报》馆也就设在菜市口一边的丞相胡同里。
虽然故都在路面不曾铺好的时候,有人说天晴时像个香炉,下雨以后是个墨盒;所谓香炉,就是一有风就要刮起灰尘来。可是从菜市口出发,东往骡马市大街,由珠市口而到前门,北进宣武门去西单牌楼等处,早都没有了这种情形。而且一到夜间,风总停息;我会屡次同伏老于月下从公用库一直的踱回寓所,边走边说,只觉有趣;到了菜市口,说声
“
明天见
!”
他进丞相胡同去看校样,我到绍兴县馆里去写稿子。
即使到了半夜过,南半截胡同里卖果儿冰糖和油硬面饽饽的叫声仍然不时可以听到;花两三个大予儿,不但可以点点心,也是很助兴趣的。
从菜市口去文化街的琉璃厂固然很近,离先农坛和天桥也不远;元庆的杰作《大红袍》就是傍晚游了天桥,当夜在绍兴县馆里一气呵成的。
故都的浴堂里面总是烧得很暖热的;菜市口附近的浴堂,价钱便宜,也还干净;在那里先剃个头,洗澡以后躺一下,于懵懂中很容易
“
捉住意境
”
;我的初期的小说,大概是这样想好了格局的。
广安市场想是由
“
菜市
”
而来的;出售的菜蔬固然很多,部分也分得仔细,不但卖猪脚爪猪舌头各有专摊,连鸡爪鸭掌也是分别卖的。于晨光曦微中,一般
“
好家婆
”
,蓬着头发,挽着篮子,接二连三的出入其间,富有
“
生活情趣
”
。
在菜市口,最热闹的是中秋节的前几晚,成串的葡萄,血红的柿子,更其醒目的是高大的
“
兔二爷
”
,耸着两耳,翘着嘴巴,真是神气活现;一经看到,我总有
“
笑不得
”
之感。
卖水果和兔二爷的摊子是这样的多,从丞相胡同的口子一直摆到北半截胡同,简直不留一点空地。
每到边,杀羊也颇可观,好像整夜都在做屠的工作,一到早晨,店堂里一长排一长排的挂得密密层层,地上结起点点的红冰。
菜市口的店铺,自然同故都一般的商家一样,只要你进去,无论是只买一两个铜于的茶叶,总也好好的招待,临走还说声
“
回见
!”
他们不但应付主顾来得客气,就是对于学徒,似乎也比南方的商人和气得多。
因为到和济去印书面,接洽校样,我也曾常从菜市口西行,往来于广安门头。元庆且很喜欢在那里游玩;虽然比较的冷静些,却也富于故都的情趣,很是朴素。
“
广安门
”
,这固然做了元庆的画题;他的杰作之一的《一瞥》,以流畅轻快的笔调胜,也是取材于此的。
曾经有过两回,我为困窘所袭,深深的陷入悲观;不知所措,无可奈何的漂泊北上。可是一到前门下车,不觉兴奋起来,就以为人生的路本来很广,以前固执,只是可笑。这是因为故都的道路广而直,建筑雄壮,空气又清,很远的景物一望可见,形成着伟大的气魄;站在丁字路的菜市口,也可以这样感觉到。
(选自《中华百百篇经典散文》)
16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
“
沙滩的大楼
”
和
“
大街红楼
”
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
17
.本文回忆部分叙写了哪些内容
?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
5
分)
18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作者为什么以
“
菜市口
”
为题。(
6
分)
19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从三个方面举例简要赏析。(
6
分)
参考答案:
16
.开篇用沙滩的大楼和大街红楼与菜市口作对比,突出作者对菜市口的深厚感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并巧妙引出下文对菜市口的有关回忆。
17
.作者以菜市口作为感受故都生活的辐射基点,写自
‘
己和周围人近乎琐碎的日常生活,写各种各样的创作经历和情趣,写故都人饱满而深厚的生活情感。串联起各种样式的人生模本,展示出故都生活的真实情态。既交代了对菜市口情感之深的缘由,也渲染了京城生活的情趣,收到以点带面的功效。
18
.菜市口与作者的住地接近,写菜市口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菜市口是京城的缩影,写莱市口也是写京城,作者以此为题,点面结合,易于抒发对京城生活的怀念、留恋之情。
19
.
①
高度生活化,如
“
怕得骡车夫故意捣乱
“
就着急得要命
”
。
②
富有情趣性,如
“
花两三个大子儿,不但可以点点心,也是很助兴趣的
”
,
③
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就是采用比喻、使用专业术语时,也做些相应的通俗解释,如在写完
“
有人说天晴时像个香炉,下雨以后是个墨盒
”
后,便解释
“
香炉
”
墨盒
”
的含义。又如在读完
“
我的初期的小说,大概是这样想好了格局的
”
后便很容易明白其上句中
“
捉住意境
”
的特定内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37849.html
相关阅读:冯骥才《古希腊的石头》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附答案
《一株斜柳》阅读答案
迟子建《寒夜生花》阅读答案
余秋雨《都江堰》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