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
3
题。
人伦纲常是儒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儒学在三教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佛教在中国遭到最大的攻击就是它的“
不忠不孝”
,损害了纲常名教。为此,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提倡孝亲忠君,并且用以出家济世为“
大孝”
的理论来回应儒家的抨击。尽管如此,儒家仍然一直抓住佛教的“
出世”
思想和行为不放,对其进行批判。
程颐曾说,释氏之学无须同圣人之学进行比较,只从“
迹”
上就可以判其荒谬:佛氏逃父出家,便是绝人伦、背离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对此,朱熹也表示赞同。但朱熹比其更进一层。朱熹指出,佛教的最高本体是“
空”
,是一切皆空,儒家的最高本体是“
理”
,是“
万理咸备”
;比较起来,佛教的本体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
空无”
之体,儒家则是体用兼备。在朱熹看来,儒家的“
天理”
中包含着仁民爱物、民生彝伦、格物致知等方面的内容,佛教不是没有见到“
理”
,而是见到了离开人伦日用的空理,所以是“
空虚寂灭”
。
佛教方面并不这样认为,唐代的圭峰宗密就认为儒家的“
仁义之义”
只是一孔之见,佛教见到的是“
义理之义”
,而非“
仁义之义”
。从佛教的立场看,“
有义”
或“
无义”
是看一个人在做事时候的心态:若是以觉悟之心去做,就是有义之事;若是以狂乱之心去做,就是无义之事。“
仁义”
只代表儒家对“
义”
的看法,但不是最终的“
义理”
,更不能把“
仁义”
说成是“
天理”
。对此,朱熹的意见是,宗密视“
仁义”
为世俗的“
恩爱”
,是情而不是义,因此,佛教是不讲“
义理”
的。但与朱熹同时代的大慧宗杲则说:仁、义、礼、智、信固然是人性的具体表现,但它们本身都不是“
性”
,儒家只认此“
五常”
为天理,是见“
天”
不见“
人”
,是“
为学”
不“
为道”
,是有缺陷的。
严格地说,朱熹的理事关系是“
形而上”
与“
形而下”
的关系。程颢说:“
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论今与后,己与人。”
朱熹强调的是程颢的理事无二、道不离日用,亦即程颐所说的“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这与佛教的“
空虚寂灭”
并非同一层次的问题。朱熹批评佛教的“
空”
是“
见地”
出了问题,确实看到了问题的要害,所以他又说:“
释氏合下见得一个道理空虚不实,故要得超脱,尽去物累,方是无漏为佛地位”
。但是,佛教见空,是为超越物累,解脱成佛。从这个意义说,它的空是“
心”
空而“
事”
不空,是以心为体,以事为用,而非儒家的理事不二。儒家“
以理为本”
,释家“
以心为本”
,佛教讲的“
心空”
是为了“
去累”
,而儒家讲的“
理实”
是为了“
纲常”
。因此,朱熹的“
理”
是存在论的理,不是形而上的理。
(选自《哲学研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进行了一些变革,如提倡孝亲忠君,并以出家济世为“
大孝”
,以此来应对中国纲常名教的攻击与批判。
B
.文中的“
儒学”
即儒教,为中国三教之一,在三教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核心价值在于人伦纲常的道德要求与行为准则。
C
.儒学代表人物程颐对佛氏逃父出家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行为是荒谬的,是绝人伦、背离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的行为。
D
.朱熹认为,儒家讲究“
天理”
,如仁民爱物、民生彝伦、格物致知等;佛教却没有见到“
理”
,而是一切皆空,“
空虚寂灭”
。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唐代的圭峰宗密认为佛教讲的是“
义理之义”
,而儒家讲的“
仁义”
只代表其对“
义”
的看法,而并非最终的“
义理”
。
B
.文章作 者认为,朱熹对佛教的“
空”
的批评确实看到了问题的要害,作者完全赞同朱熹对佛教“
空虚寂灭”
的判断。
C
.与朱熹同时代的大慧宗杲认为,儒家的“
五常”
固然是人性的具体表现,但只认此“
五常”
为天理,是见“
天”
不见“
人”
。
D
.朱熹认为,宗密把“
仁义”
看作世俗的“
恩爱”
,把“
仁义”
视为情而非义,因此佛教是不讲究“
义理”
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佛教由于不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地教派,在传入中国后必然会遭到儒家、道家等各种纲常名教的抵制与批评。
B
.儒家的“
义”
是“
仁义之义”
,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要求,佛教的“
义”
之有无是看做事时的心态。
C
.朱熹强调理事无二,意即伦理纲常的原则与日常的为人处事是不可分割的,他批评佛教之“
空”
是理事相背离。
D
.朱熹之所谓“
理”
即“
天理”
,它强调与日常生活实践的结合,即程颢说的道不离日用,“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D
(D
偷换概念,“
佛教却没有见到‘
理’”
错误,原文是“
佛教不是没有见到‘
理’
,而是见到了离开人伦日用的空理”
。)
2.B
(B
以偏概全,“
作者完全赞同朱熹对佛教‘
空虚寂灭’
的判断”
与原文不符,依据原文,作者认为“
但是……
它的空是‘
心’
空而‘
事’
不空”
可知。)
3.A
(A
无中生有,原文并无此信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47756.html
相关阅读:《语言是无须保卫的》阅读答案
“传统文化热”阅读答案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阅读答案
冯骥才《文化可以打造吗?》阅读答案
《激情与思想:人文学科教学的审美内核》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