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
《红楼梦》以前的章回体“
稗官”“
野史”
绝无如此弘广深厚的文化内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过像他这般才情灵慧的大手笔:两者凑泊,形成了诞生这部伟大的文化小说的历史条件,正所谓前无史例,后继为难。
那么,这部小说究竟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
简要而言,有两条主脉,贯串了全书。这两条主脉,并非我辈读者的臆想创说,实由作者自己明文题醒,即: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
小才微善”
。一部大书的主题眼目,豁然尽展于此。作者的文风,语淡而意蕴,然其含蕴至丰。
吾人须知:一才一善,便是雪芹对我中华文化这精髓命脉的最经济的简括和深识。
才是什么?一般理解大抵以为是指“
文才”
、“
诗才”
,在《红楼梦》而言更是如此“
无疑”
的事意。其实这是看错了。试看:一、“
无才可去补苍天”——
石头
二、“
才自精明志自高”——
探春
三、“
都知爱慕此生才”——
凤姐
四、“
试才题对额”——
宝玉
五、“
才选凤藻宫”——
元春
六、“
才华阜比仙”——
妙玉
这些例中,只有宝玉所试之“
才”
实指文才,其余诸人,皆非此一狭义可限。最明显的是探、凤二例,凤是今之所谓“
文盲”
,其才与诗文了无干涉。元春入选,明言是由“
贤德”
。妙玉的才,以仙为喻亦非仅指能诗而已。这样一说,则《红楼梦》所重之才,所包甚为广博。
原来,“
才”
是中华大文化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节目,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在《易经》的《说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
是谓“
三才”
的理念。三才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而人居三者之中,为“
天地之心”
,独占“
性灵”
之位。这也就是“
天人合一”
的哲思的另一逻辑形式。
天之才,表现为风云雷电,节序光阴。地之才,表现为山川动植,品类众生。人之才,则表现为智慧聪明,情思才干。
所谓“
天人合一”
,实即“
天人本一”
,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天的精华体现。
所以,在《红楼梦》中原始根由是女娲炼石,石乃“
通灵”——
是为天人一体可以互感互通这中华哲思的“
艺术解说”
。
“
才”
,从汉字造字学来讲,它是植物生长而未成待展的意象——
有如“
半木”
之形。而“
华”
即生命的升华,在植物表现为开花,在人则表现为“
才华”
。而才华者,在农工则为良耕巧匠,在士子即为诗圣文宗——
在妇女亦必心灵手巧,针黹zhǐ
皆能。此在古时,势所定才,“
贵”“
贱”
分途,男女异致,而“
才”
的本质(体性)却是“
其致一也”
。
《红楼梦》首标一字曰“
才”
,其故在此。
有才者,必有情,“
才情”
一词,紧系两者,是以曹雪芹又曰其书“
大旨谈情”
。
那“
微善”
的善,又当何解呢?
“
善”
的包容量也十分广博,但,通俗地讲,它的主意义在于品德——
品德与才情,正是我上文所标明的两大主脉。两者并驾而方轨,成为中华民族对于“
人”
的基本要求,亦即“
鉴定”
人的超标准尺度。
简单地“
区分”
:才属情,善属性。
孟子主性善。《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是为旧时启蒙教材的第一义。《四书·
大学》开头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在曹雪芹书中竟两次分引过,堪称特例。贾宝玉公然宣称:除“
明明德”
外无书!
从这一点来看,曹雪芹所称于那些“
闺女”
(一干裙钗,异样女子)者,也应是“
善”
在性地心田——
至少是以品德为主,而其他材具技能居次。
至此可知,一部《红楼梦》,主旨为的是给女儿传神写照,阐发幽光,而其所传,不离“
才”“
善”
两端。即此一条主旨要义,亦足以可晓悟,这是中华民族的一部“
文化小说”
,名实相副,当之无愧,何用谦虚。
——
节选自《新华文摘》
第20
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49127.html
相关阅读:《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阅读
刘心武《话说沉闷》阅读答案
《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阅读答案
《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重构》阅读答案
《艺术世界的空筐结构(节选)》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