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林琴南先生》阅读答案及解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记叙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林琴南先生 苏雪林 当林琴南先生在世时,我不曾当面领过他的教,不曾写过一封问候他起居的信。不过,在文字上我和他的关系却很深。读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 林琴南先生
苏雪林
当林琴南先生在世时,我不曾当面领过他的教,不曾写过一封问候他起居的信。不过,在文字上我和他的关系却很深。读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甚至他整个的人格。他是我幼时最佩服的一个文士,又是我最初的国文导师。
  我在私塾混了二,家长们便不许我再上进了。只好把西游封神一类东西,当课本自己研读。民国初大哥带来几本那时正在风行的林译小说,像什么《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等,使我于中国旧小说之外,又发见了一个新天地。渐渐地我明白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渐渐地能够用文言写一段写景或记事小文,并且摩拟林译笔调,居然很像。由读他的译本又发生读他创作的热望。当时出版的什么《畏庐文集》、《续集》、《三集》还有笔记小说如《畏庐琐记》,《京华碧血录》,甚至他的山水画集之类,无一不勤加搜求。
民国八升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先生的寓所就在学校附近的绒线胡同。一天,我正打从他门口走过,看见一位须发苍然的老者送客出来,面貌宛似畏庐文集所载

畏庐六十小影

。我知道这就是我私淑多的国文老师了。当他转身入内时,很想跟进去与他谈谈。但彼时究竟轻胆小,又恐以无人介绍的缘故不能得他的款接,所以只得怏怏走开了。后来虽常从林寓门口往来,却再无碰见他的机会。在五四前,我完全是一个林琴南的崇拜和模仿者,到北京后,才知道他所译小说多出自于西洋第二流作家之手。而且他又不懂原文,工作靠朋友帮忙,所以译错的地方很不少。不过我终觉得琴南先生对于中国文学里的阴柔之美下过一番研究功夫,古文的造诣也有独到处,很能传出原文的精神。五四前的十几,他译品的势力极其伟大,当时人下笔为文几乎都要受他几分影响。林觉民的《与妻书》,岑春萱的《遗蜀父老书》,笔调都逼肖林译。苏曼殊小说取林译笔调而变化之,自立一派。
琴南先生天性纯厚,事太夫人极孝,笃于家人骨肉的情谊。读他《先母行述》、《女雪墓志》一类文字,常使我幼稚心灵受着极大的感动。他忠君,清朝亡后,居然做了遗老。他前后谒德宗崇陵十次。至陵前,必伏地哭失声,引得守陵的侍卫们眙愕相顾。他总勉励学生做一个爱国志士,说到恳切之际,每每声泪俱下。
琴南先生在前清不过中过一名举人,并没有受过皇家什么深恩厚泽,居然这样忠于清室,我起初也很奇怪,阅世渐深,人情物理参详亦渐透,对于他这类行为的动机才有几分了解。我们读史常见当风俗最混乱,道德最衰敝的时候,反往往有独立特行之士出于其间。譬如,旷达成风的东晋而有槁饿牖下不仕刘宋的陶渊明,满朝愿为异族臣妾的南宋而有孤军奋斗的文天祥,只知内阅其墙不知外御其侮的明末而有力战淮扬的史可法,都可为例。我觉得他们这种人行事,如其用疾风知劲草,岁寒见松柏的话来解释,不如说这是一种有激而为的心理表现。他们眼见同辈卑污龌龊的情形,心里必痛愤之极,由痛愤而转一念;你们以为好人是这样难做么?我就做一个给你们看!
还有一个原因。中国文化经过了四五千长久时间,也自有他的精深宏大,沉博绝丽之处。所谓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信条,所谓先王圣人的微言大义,所谓文学艺术的典丽高华,无论如何抹不煞它们的价值。文化不过一个空洞的名词,它的体系却由过去无数圣贤明哲英雄名士的心思劳力一点一滴建造成功。这些可爱的灵魂,都在古书里生活着。翻开书卷,他们的声音笑貌,思想情感,也都历历宛在。我们同他们周旋已久,就发生亲切的友谊,性情举止一切都与他们同化。对于他们遗留的创造物,要当作家传至宝,誓死卫护。我们不大读古书的人,所以对于旧文化还没有什么眷恋不舍之意;至于像琴南先生这类终日在故纸堆里讨生活的人,自然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了。他把尊君思想当做旧文化的象征。不顾举世的讥嘲讪笑,抱着这五千僵尸,同入墟墓,那情绪的凄凉悲壮,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同情的。王国维先生之投昆明湖也是一样。如其说他殉清,不如说他殉中国旧文化。
  总之,林琴南先生可谓过去人物了,但我个人对他尊敬钦慕之心并不因此而改。
(选自《人间世》
1934

10
月第
14
期,有删改)
[

]
林琴南
先生:即林纾(
1852

---1924
),字琴南,号畏庐,文学家、翻译家。
16.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4
分,两项都对得
4
分,答对一项得
2
分,有错项得
0
分)
A.
作者通过阅读林琴南先生的译著,习得了一些文言知识,并能用文言写小文章,因而作者称林琴南先生为自已

最初的国文导师


B.
文章描写了绒线胡同的一个场景,寥寥数语勾画出先生的形貌,以心理描写手法刻画作者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敬畏之情。
C.
文章写林琴南先生孝顺长辈、重视亲情后写先生忠君爱国,作者这样安排,意在说明孝顺长辈、重视亲情是忠君爱国的前提。
D.
文中采用了衬托手法,比如列举东晋的陶渊明、南宋的文天祥和明末的史可法等人,正面衬托林琴南先生的特立独行和伟大人格。
E.
作者在倒数第二段肯定了中国旧文化的价值,交代了当时社会对旧文化的态度,表达了对林琴南先生卫护旧文化的高度赞美之情。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综合分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
C D
解析:
C
对作者的意图理解牵强,作者这样安排是按照叙述的逻辑,并无

说明孝顺长辈、重视亲情是忠君爱国的前提

的意图。
E“
林琴南先生卫护旧文化的高度赞美之情

理解错误。根据文意,作者对林琴南先生卫护旧文化深表同情。
【思路点拨】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对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和外国作家。
17.
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
【知识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
(表达)。
【答案和解析】答案:

在内容上,简要交代了



林琴南先生的交往情况,



爱读先生的作品和



对先生的了解情况。(
1
分)

在结构上,交代对先生的性情、思想、癖好、整个人格的了解,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1
分)交代先生是



最初的国文导师,自然引出下文。(
1
分)

在思想情感上,直把抒对林琴南先生的敬佩之情,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
1
分)
解析:若答出

交代



幼时最佩服林琴南先生,与文章末段照应,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可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4
分。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18.
林琴南
先生对清室非常忠心,请简要分析原因。(
4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

面对衰败的清朝风俗混乱、道德衰敝的现状,他内心悲愤,从而自已的忠心为世人做表率。

他深受中国旧文化的熏陶,把尊君思想当作旧文化的象征,极力卫护,努力践行。(每点
2
分)
解析:通读全文,锁定信息区域,概括归纳,得出答案。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一个原则

、两个观念、三个步骤。

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

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

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19.
有人认为,林琴南先生不懂外国作品的原文却从事翻译工作,是对作品、对读者、对文学不负责任的表现,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请表明观点并结合全文阐明理由。(
8
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探索作品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
(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不认同这一看法。恰恰相反,林琴南先生的翻译工作正体现了他对作品、对读者、对文学的负责态度。

他虽然不懂原文,但他倚靠朋友的帮助,凭借自已对中国文学的阴柔之美的研究和古文的造诣,能很好地表现原文的精神。可以说,他对作品抱着负责任的态度。

他的译品使国人更多地接触到外国文学作品,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可以说,他对读者抱着负责任的态度。

林译笔调影响到很多人,甚至一些作家也受到影响,如苏曼殊取林译笔调而变化之,自立一派;他的译品客观上推动了中外文学的交流,有助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进步。可以说,他对文学做出了贡献。
解析:表明观点
2
分,分析每点
2
分;若从

认同这一观点

的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
4
分。
【思路点拨】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尤其要注意两点:

是尽可能用原文的词语作归纳。

是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防止方法:

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㈡是注意按分值踩点得分,如分值为
8
分的题要点一般不能少于四个,
4
分题一般不能少于两个。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51675.html

相关阅读:葛剑雄《邂逅霍金》阅读答案
《风雨兼程人生路??追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阅读
《子恺漫画》阅读答案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阅读答案
《梁思成的野外考察》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