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回到孔子”》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我们为什么要 回到孔子 李 拯 不妨把时针拨到二千多前,回到那个文明觉醒的 轴心时代 。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是不同文明类型破茧而出的时期。苏格拉底用思辨哲学开辟了 我们为什么要“
回到孔子”
李 拯
  不妨把时针拨到二千多前,回到那个文明觉醒的“
轴心时代”
。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是不同文明类型破茧而出的时期。苏格拉底用思辨哲学开辟了西方文明,释迦牟尼在冥想中启发了印度文明,而中国的孔子,则在世界的东方写下中华文明的遗传密码,在人类文明图谱中点亮了熠熠生辉的中国星。
  这颗中国星,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历史时空,愈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在人类历史上,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现断层而保持了连续性,今天的中国人仍能从容阅读孔子留下的文字;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现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直到今天这个东方民族仍将“
尚和合”
写在自己的大旗上。“
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代表着一个古老文明深刻的自我认知。
  1988
,75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
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当地区冲突不断上演,战争和暴力屡屡击碎人们的和平梦想,如果政治精英能想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饥饿和贫困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欠发达国家的妇女与儿童,如果跨国公司能想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当不断膨胀的感官欲望把环境伤害得千疮百孔,如果每个人能想想“
克己复礼为仁”……
即便“
回到孔子”
只是一种软约束,它至少能让现代人在踏上歧途时,听到内心的“
咯噔”
一声。
  当然,对于在现代化坐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
回到孔子”
不仅仅出于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资源这个功利目的,它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当越来越多的人痛心疾首于“
故乡沦陷”
,满心渴望从传统典籍中找到此心安处,当一个国家把建设文化强国、塑造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表达着上至庙堂、下及万民的共同诉求:中国越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飙突进,就越需要仰望历史星空,校准价值航向,补充精神给养。
  技术的无远弗届,并不代表文化的逐渐趋同。亨廷顿早就观察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反而会促进本土文化的复兴。法国社会学家勒庞说,“
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
民族既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也是一个记忆的共同体;若丧失这一记忆,也就不成其为一个民族了。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中国所以为中国、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独特标识,“
去中国化”
无异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还谈什么生命力和影响力?
二千多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
君子和而不同”
,这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文化的共存,不是让一种文明普适化,而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约数。毕竟,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璨。
  选自《人民日报》
9
月25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回到孔子”
至少能让现代人在误入歧途时,内心受到一种冲撞。
B
.建设文化强国、塑造核心价值观,需要仰望历史星空,校准价值航向,补充精神
给养。
C
.“
去中国化”
就是脱离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割裂中华文明的精神命脉。
D
.文化的共存,不仅是让一种文明普适化,而且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
约数。
13
.下列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像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那样经历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或外族进攻。
B
.我们惟有回到2500
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才能最终解决困绕人类的战争、暴力、饥饿、贫困等现实问题。
C
.如果每个人都能想想“
克己复礼”
,用“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来约束自己,那么不断膨胀的欲望会得到稍许的遏制。
D
.习近平主席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引用了孟子的“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这一说法与文中孔子的“
尚和合”“
君子和而不同”
等思想一脉相承。
14
.综观全文,请你从两个方面理解“
我们为什么要‘
回到孔子’”
。(4
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
(1

12
13
B
D
B
14.
(4
分,每点2
分)①
孔子思想可以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资源。②
孔子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回到孔子”
是中华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57441.html

相关阅读:《文化在哪里 李建永》阅读答案
《寻找幸福密码》阅读
《郑樵的治学精神及其史学成就》阅读答案
文学批评的三个向度
《“微电影”大有可为 娄雪》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