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什么是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呢?数学学习中的反思,特指学生适时回望学习经历、及时修正学习策略、监控调节学习过程的思维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学得一知半解就认为自己会了,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有的是不愿意)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检验,不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针对种种现状,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以求帮助他们提高反思能力。
  一、备课中,在各个板块预设反思的环节
  “凡事预则立”,在备课时我就注意在教程的各个板块间预设反思环节。在课始,要求学生反思旧知与新知的联系;新知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自己是怎样做的,想的过程是什么”、“哪种方法最简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错误”等等;练习时,就知识的重点难点、容易混淆之处,安排判断、纠错、辨析等反思性操练;小结时,我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学习过程、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回顾和思考;作业设计时,又适度拓展学习内容,以强化学生反思……
  在备课时提前考虑、精心准备,“打有准备之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二、在解题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反思
  帮助学生分析数学思维过程,梳理数学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使思维精确化、概括化。解决较复杂的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有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模仿例题,并没有自己清晰的解题思路。在现有大班制的条件下,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呢?从一开始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我就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分步列式解答,这样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了思维模糊的问题。
  在学习解决分数乘、除法的问题时,学生经常在解题时找不到单位“1”,就急于动手解决问题。于是,我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先找出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再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再解决这类问题时,思维就很清晰了。
  三、结合学生的解题错误设计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一旦形成某个错误观念很难改正。五年级下学期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3米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学生在对求分率和数量上的问题经常出错,尽管每次出错我都要再次进行辅导,但收效甚微。在复习中,我再次安排这样的对比题,讲评试卷时要求学生回去反思还有什么地方不太明白,记录下来,看自己有没有办法解决。
  呙青岑认真记下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困惑与反思。她写道:老师,我自己出了几道这样的题,您看我做对了没有?“每段是3米的几分之几?”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占谁的几分之几,都是求分率的问题,理解为“每段是总段数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是求每份数,是求数量的问题,要看有多少米去平均分,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通过自己的反思,她彻底纠正了错误。较之于我对她说好多遍的“该如何如何”要有效得多。由此看来,在课外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还大有空间,于是我尝试着要求孩子们在每天的作业中,记录下自己的一个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
  学生主体反思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进入了更优化的层面,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最终实现掌握数学知识与形成反思能力的双赢。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郴州市九完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59406.html

相关阅读:数学高考2016反函数题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