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十,名满天下,仍是后生,韩寒被欣赏他的人开玩笑地称呼为“韩少”。这个称呼隐含了戏谑的赞许之意,指他风流而自在,有品质,不是乏味的家伙。韩少是个作家,是中国唯一一位场地和拉力赛车的双料度总冠军,是偶像,还是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博客的主人。他太有名,人们反而忽视了集这么多头衔于一身是何等不寻常。可是韩少真正成为广受尊重的韩寒,还是有一天他开通了博客,开始写作社会评论,与时代共振。他的风格不羁的言论引发争议,又广受欢迎。于是有一天,
最古板的人也意识到这不是个胡闹的轻人,在那将近3
亿的点击量背后,是一个形象新颖的人道主义者在发出着自由的波长。
韩寒总是不在规定的框架之内,无论这框架是命令,还是习见。他认为这么做很自然,因为这些人们习焉不察的框架是荒谬的,不对的。
2006
3
月,他在博客上引发“韩白之争”,攻击文坛的门阀之见,理不糙话糙,于是被抨击为“红卫兵”,导演陆川甚至拿他的做法与“红卫兵的铜头皮带,再一次抽到我父亲的脸上”相提并论。韩寒其后的作为证明这只是夸张其辞。他全无红卫兵的无知之态,头脑更决不受他人控制。
就像他在17
岁成名时一样,每当他冒犯一个人,就等于冒犯一个有着私人关系和共同利益的群体。这狂妄本该激起更多愤慨,却再没有人接茬儿。安静,困惑。对这个毛头小子的轻视不见了。如果说文坛的正统派仍坚持说韩寒没有在小说中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这可能是对的,也可能只是基于现有的短视,但韩寒已经证明了他的对手是多么虚弱。
这在韩少却是“练手”。这是一个预示,他将用同样的机智去戳破四处弥散而且更沉重的荒诞泡沫。
几来,他在博客文章中评论社会热点话题,有“周老虎”事件、火炬传递风波、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三聚氰胺事件、杭州飙车案、上海“钓鱼”事件等等,也有较少人关注的新闻。选择什么话题,“一般以我看完新闻以后嘴巴微张为原则”。他只是受触动而写作。这些文章卓具影响力,尤其是在轻人中间,乃至有人称之为“80
后的骄傲”,有人要选韩寒当市长,有人说“这个事情就等着韩寒评论了”。
“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这是韩寒的妙语,也可视为他的全部时评文章的主题。他的机智,幽默,用简单的逻辑揭示事实的荒诞的能力,对读者心理的熟稔,都相当耀目,至今仍被知识阶层低估着。这名松江二中7
门功课不及格的留级生有一种自由生长、未受束缚的天分。他证明了很多人脑子里以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是毋需存在的。
韩寒使用的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浅白汉语,凭借的是显明易懂的常理,他是一个善用“本来”的高手。在论述为什么抵制家乐福并无意义的时候,他并没有引述任何关于民族主义的学理——他对学理全无兴趣,你也可以说他对此甚为无知。他总会把严肃的果核塞进可笑的果肉。他率性,不端着,又不致失态,有着自然的分寸感。如果通读他的博客,苛刻的人也会惊讶于在每个逻辑细节,每个粗俗与有趣的交接点,每个自信到令人喜欢与自信到惹人厌烦的边际,他几乎都做对了。
在文章中剥除一件事情的伪装对韩寒来说就像呼吸一样再自然不过。这些文章日积月累,产生了级数增长的影响力。他轻,帅,有钱,经历传奇,酷,都为他的观点的传播提供了助燃剂。
“韩寒是什么呢?我觉得,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我们经过异常泥泞的、曲折的、阴郁和黑暗的跋涉之后所看到的那一片平原。”艺术家艾未未说。
(节选自
12
月31
日
1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
分)
A
.文章不用“
话糙理不糙”
而用“
理不糙话糙”
,是为了引出下文中当人们对韩寒的抨击。
B
.十前知识界许多人对韩寒的所作所为是不能接受的,而十后人们对韩寒的评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对这种变化感到惊讶。
C
.韩寒虽然在小说中没有能够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但他的社会评论既引发争议,又广受欢迎。
D
.当前的知识界对韩寒文章中所显示的机智、幽默和批判力仍然认识不足。
E
.艺术家艾未未的话,一方面指出了韩寒文章的针对性或我们时代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表明韩寒代表一种希望。
13
.韩寒作为一个形象新颖的“
人道主义者”
,“
在发出着自由的波长”
,下列不能够证明此评
价的一项是
(3
分)
A
.韩寒总是不在规定的框架之内,无论这框架是命令,还是习见。
B
.他全无红卫兵的无知之态,头脑更决不受他人控制。
C
.他证明了很多人脑子里以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是毋需存在的。
D
.他轻,帅,有钱,经历传奇,酷,有品质,不乏味,是个作家。
14
.“
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
请解释韩寒这句妙语的含义。(4
分)
15
.韩寒从一个个性突出的少偶像作家,迅速成长为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性人物。试概括韩寒的成功因素。(4
分)
参考答案:
12.
(5
分)BC[B
.“
作者对这种变化感到惊讶”
,文中无此内容。C
.原文为:“
如果说文坛的正统派仍坚持说韩寒没有在小说中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这可能是对的,也可能只是基于现有的短视”
。]
13.
(3
分)D
14.
(4
分)(将“
中国逻辑”
排列在“
逻辑”
之外,)
讽刺中国很多现象(2
分)不符合逻辑(2
分)
15.
(4
分)
①
追求,率真,有思想,热爱社会,机智,自信等。或自由生长,未受束缚,
②
有自己的追求,
③
关心并热爱社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④
率真,机智,自信。(答出一点得一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62541.html
相关阅读:《网络暴力》阅读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使读者拉开心理距离”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
贾平凹《读张爱玲》阅读答案
谢志强《中国社会结构变动趋势应对》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