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数学兴趣三部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数学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它可以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语言、思维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重大作用。只有对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有了科学的认识,才能正确理解课改精神。然而有很多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枯燥无味,从而失去数学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人自发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意向。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的好奇往往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求知欲。老师只有完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才可改变数学教学效率低这种情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首先,要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的激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努力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问题的难易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此外,还要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潜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其次,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求知。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越鲜明,求知兴趣也就越浓厚。
  
  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
  
  第三、老师要善于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美、逻辑美、理智美。数学美是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内容。要领悟数学美,必须通过“抽象枯燥”的符号、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内部的数学思想,任何智能活动都少不了人的情感,数学美是对数学对象融入情感的产物。数学美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数学内容,培养数学创造能力及体会数学的价值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利用教材的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揭示问题的新颖或形态的优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小结时,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谐、统一、简洁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
  
  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学 马有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68277.html

相关阅读:高考牛人分享:高考数学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