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的十一个认识误区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燃烧与灭火的十一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
  
  分析: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中,绝大部分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如木炭、硫、磷、铁、镁的燃烧。但有些燃烧就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如金属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这些化学反应都具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因此燃烧不一定都有氧气参加。
  
  误区二:燃烧不能在水中发生,因为水可以灭火
  
  分析:只要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在水中仍然可以发生燃烧现象。如往80℃的热水中加入一小块白磷,然后往白磷附近通入氧气,就会发现白磷在水中燃烧,因为此时白磷燃烧的三个条件均已满足。
  
  误区三:燃烧时必须有火焰产生
  
  分析:有许多燃烧发生时,可燃物以固态形式直接与氧气反应,这种燃烧只发光、放热,或出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如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因此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
  
  误区四:燃烧不一定发光、发热
  
  分析: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所以燃烧必须发光、发热。
  
  误区五: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分析:不一定。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许多物理变化也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如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电炉通电后也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都不是燃烧。
  
  误区六: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不一定。如自行车轮胎爆炸、高压锅爆炸都属于物理变化。一般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误区七:可燃物的燃烧与爆炸是两个化学反应
  
  分析:可燃物的燃烧与爆炸是同一个化学反应,两种不同的反应现象。
  
  误区八:发现室内液化气或煤气泄漏,应赶紧打开排气扇把气体排出去,或打电话报警
  
  分析:打开排气扇或打电话都有可能产生电火花,将泄漏的可燃性气体点燃而发生爆炸,因此不能这么做。正确的做法是先将阀门关闭,再打开门窗通风。进屋时最好将鞋子也脱掉,以免摩擦产生静电,这样做会更安全。
  
  误区九:燃烧与缓慢氧化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其生成物是一样的
  
  分析:不一定。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反应发热、发光,瞬间反应完毕;缓慢氧化只放出热量,不发光,反应时间较长。有些物质如镁、铝在发生燃烧和缓慢氧化时,都生成一种物质。但有些物质如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时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为红色固体。
  
  误区十:灭火时可采用“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方法”
  
  分析: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应该采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误区十一:发生火灾时都可用水扑灭
  
  分析:电源或电器设备着火时,由于自来水能导电,所以不能用水来扑救。油锅着火也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油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90394.html

相关阅读:201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备考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