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把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一些易错选择题从知识、能力两方面予以归类诊断解析,意在典型引路,给同学们以启发。
归类一:
例1.(春季高考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例2.(全国高考题)下列对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诊断解析:很明显,以上两题都是考查的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例1旨在考查对“过渡时期总路线”这一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不少考生因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化”与“三改造”之间的关系不理解而造成错选。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它们之间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一体”是发展生产力,“两翼”是变革生产关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但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过渡时期的首要任务,是主体。答案:A
例2一些考生因对“工业革命”、“工业化”概念的混淆而导致错选。解题的关键一是辨析清两个概念的不同;二是从工业革命的进程分析,可知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即“不正确”的叙述,一是使用“各国”的提法,当时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很少,屈指可数,“各国”之说不准确;二是“迅速实现工业化”之说,显然是不对的。 答案:C
借题发挥:掌握历史概念在历史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到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小到掌握每一个知识要素和知识点,都离不开掌握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理论概括的产物。任何一个历史概念都有它的外延(时空范围、影响等)和内涵(现象的本质)。我们在学习历史概念时更重要的是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这也是高考中所侧重考查的。解答概念性的选择题,要注意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本质特征等在属性上的界定。辨析相近的历史概念是加深对历史概念理解的一种好办法。
归类二:
例3.(上海高考题)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中国战场拖住日本总兵力的2/3以上 ②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多万,占其死伤人数的70% ③美国宣布为援助被侵略国家制定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 ④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例4.(全国高考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诊断解析:以上两题都是侧重考查的对历史结论的理解。
例3题干给出结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判定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考生出错的原因是对“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造成漏选。①和②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和贡献,很明显要入选的;③和④是世界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其含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的,而是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支援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完成的。其深层含义是中国战场只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的一个,也应该入选。 答案:D
例4题干给出的是一个事物性质类的历史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深层次考查对这一结论的理解。考生误选为A项的较多,因为通常的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就是帝国主义战争。判定一场战争的性质,决定性因素不是谁与谁战,而是战争双方为什么而战,换句话说就是战争双方的主观动机是什么。抓住了这点也就抓住了战争的性质。 答案:C
借题发挥:历史结论是历史基础知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在学习历史中需要重点理解的。所谓“历史结论”是指人们对特定历史内容的理性认识和判断,是人们研究和阐释历史的结晶和见解。揭示历史的本质属性,阐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靠史论结合来完成,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正确的历史结论。课本上的历史结论节节皆有,对于这些历史结论需要识记,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在学习中要问一个为什么?想一想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要注意历史结论的观点性、具体性、科学性。
归类三:
例5.(全国高考题)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例6.(上海高考题)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的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高二,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诊断解析:以上两题属于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且都是此类问题中需重点分析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方面的问题。
例5错选为A、B两项的较多。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受到威胁,为了继续维持在华侵略权益,就必须扶植新的代理人,而袁世凯以其拥有的军事势力成为列强支持的对象。此题可根据内、外因的关系进行分析,A、B、C三项对于题干中的主体英美列强而言都是外因,D项是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原因。 答案:D
例6错选为A项的较多。A、B两项属于人们的主观认识,之所以“思想觉悟太低”“不理解他的主张”,正是因为缺乏与“公社”相适应的社会客观条件,因而不可能是根本原因。D项似乎是经济基础问题,其实,仍然是人的主观性问题。即使有大量的后续资金,这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公社”也难以为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因为1824年尚处于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其生产方式还有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公社”,显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就是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答案:C
借题发挥:因果关系类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是:
1.必须明确“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的准确含义和区别:在同一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同时存在的若干原因中,定有主次之分,主要原因就是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是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原因进行定性分析,根本原因是从原因的性质上说明其重要性,主要原因是从原因的地位重要性来确定的。
2.分析“主要原因”应主要考虑内因和主观原因,一般说来,内因和主观原因是引起历史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部与外部、自然与人为等因素中,内部的、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
3.分析“根本原因”可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⑴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⑵从阶级本质分析。⑶从影响历史事物的主要矛盾来分析。⑷从是否顺应或违背历史潮流分析。
归类四:
例7:(全国高考题)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8:(全国高考题)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 D.提倡实验科学
诊断解析:以上两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
例7把两次工业革命相联系,从“特点”的角度考查考生比较异同的能力,侧重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同中求异。可把选项中的四小项依次验证于题干中的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①②③比较明显,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④较有迷惑性,但经分析可知④所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的结果,而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答案:A
例8是一道中外历史比较题,有较高的能力要求,考生出错率很高。同一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在科学技术领域有很大的差异,要求异中求同。解题时把四个备选项依次验证于题干中对比的双方,可知B、D不符合明朝,C不符合文艺复兴,均应排除。此题难在备选项表述概括性、理论性较强,解题时应从具体史实出发,进行理性思考。 答案:A
借题发挥:比较型选择题在高考中几乎年年都有,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是:
1.解答的关键是一个“比”字,审题时首先要找准比较对象的比较点、侧重点。
2.解题方法要用“挂靠法”,即把每一个备选项同题干中对比的双方相挂靠,逐一验证、排除,找到正确答案。
3.此类题型备选项的表述一般是教材中没有叙述过的新结论,解题时要注意从史实入手,运用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4.在进行比较中要注意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事件、人物所处时代的特征,发展的主流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61302.html
相关阅读:高中会考学习资料——历史会考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