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爱问。
[关键词]问题意识,质疑能力,自主学习,创新意识
世界上有一个民族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犹太民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几乎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家长会像孩子一样的得意,会喜形于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方面的理念赋予课堂教学全新的内涵: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需求,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曾经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拙见。
一、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便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简单化和数学化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一些具有发散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测高》这一课之前,我首先带着孩子们去操场上采集数据,四人一小组,分别测量国旗杆在阳光下的影长,某个易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它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长。学生在记录这些数据时就开始产生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同一时刻啊?”“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测出旗杆的高啊……”“珠穆朗玛峰,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可以这样测吗?”。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和欣赏学生提出的问题,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对待学生疑问,教师不要压制、阻塞学生的思路,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幼稚,不合情理,没有思维价值,教师也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特别对那些不循常规、独辟蹊径,思维具有创意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以激励其他同学积极思维。所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和蔼的态度、鼓励的目光、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娓娓的诱导,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精神鼓励,变不敢问为敢问。
三、充分相信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成为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
一位教师在讲授“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时问学生:“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有的同学问道:“我想知道用什么办法知道你所作的角等于已知角?”问题提出后,有的说用度量法,有的说用叠合法。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说:“那么你就学我的方法去画角,然后用你自己的办法去验证。”不一会,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问道:“老师我想知道你这样画的依据或理由是什么?”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灵机一动说:“用这节课的知识还不能解决你提出的问题,但是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个问题蕴涵着几何的后续知识,随着以后的学习就会解决。”半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这名学生兴奋地跑到这位教师跟前说:“老师我知道了,你是用‘边边边公理’来求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教师不经意的回答,却成了学生半年的困惑,他始终在想着如何用已学的知识来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把课内探究延伸到了课外,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
四、教师应转移备课的重心,把着眼点放在使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问题的层面上,教学应在使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上做文章
有这么一则案例:两名教师在《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一课设计了同一个问题:用六根火柴棒最多能搭几个三角形?问题提出后,学生开始动手操作,两分钟过去后,一位教师怕耽误时间,说:“你想一想是不是三棱锥?”教师一提示,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另一位教师却是这样进行处理的:“你动脑想一想,怎样做才能搭得最多?”五分钟过去后,一名同学站起来汇报:“我搭出来了,能搭4个三角形。”“能说一说理由吗?”“搭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六根能搭两个三角形,若搭得最多,就需要每根都公用一次,这样搭出的图形是三棱锥,共四个三角形。”同一问题,因处理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第一位教师把一个富有思维容量的问题进行了提示,使问题的思维含量降低,把数学课上成了“手工制作”。第二位教师处理方法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更注重了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的滋味和数学思维过程。
五、要虚心向学生学习,不要担心被学生问倒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曾看过这么一节实录课:教师在教学《蝙蝠与雷达》时,学生问“蝙蝠夜间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那么蝙蝠的眼睛究竟起什么作用?”当遇到类似这样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教师不妨这样处理:首先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目前自己也没有弄明白,然后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一起再请教别人,或翻阅课外书,看谁最先弄明白好不好?”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而且尊重了学生的劳动。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这不是教师的耻辱,而是教师的光耀。课堂上可能发生一切,一堂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应该是课前的精心设计和课中的“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哈佛大学师生中也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呼唤。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沙卫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658015.html
相关阅读: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