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是创造意识与动机、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和创造个性等因素的复合体。其中创造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而“敢不敢”创造主要由创造精神决定,“能不能”“善不善于”创造则与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相关。可见创造性既包括创造能力等智能层面,也包括创造意识及动机、创造精神和创造个性等人格层面。创造是人的本质所在、创造是民族兴旺的关键因素、创造是知识经济的迫切需要,因此,创造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而创新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地理学科领域开展创新教育,也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坚持艺术化和实用性的创新教育,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改变原有的课堂提问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教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式或一问多答式,只重视提问的数量,而不重视提问的质量。教师往往明知故问一些本来不具备思考意义的简单问题,根本就不用学生动脑思考,也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设置悬念和疑问,还是诱导和点拔,既要从学生知识水平和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又要留有一段距离,具有思考性,使学生产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力,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由于问题具有思考性,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只有通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苹果”,让学习在“差距”中不断思索,在“跳跃”中不断感悟。这样,学生才会以高度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并通过积极思维,主动探求,从而独立的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例如:在对自然资源概念的讲解中,如果只问:“什么是自然资源?”让学生回答的话,学生也只能照着课本念一遍,没有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而如果换个角度,采取引导法,先出一道题目,问:“铁矿石、煤气、石油、闪电、森林这些物质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为什么?”这样学生就会看书自己思考,从而得出结论。而他们争论最激烈的是“闪电”是不是自然资源?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再对自然资源的概念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这样,学生既掌握了问题的结论,学到了知识,又了解结论的产生过程,学到了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重要意义。
二、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决由其他人(教师、教材编写者,出考题者等)所提出的问题(更多的是传统的考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没有突出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活动,从而就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人服务的,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让教师去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问题结论尽可能的通过引导,让学生说出。而地理教材中既有大量的地理事实材料又有相当多的说理性内容,如高中地理下册更是从人地关系着眼全面阐明地理环境结构及规律,这些内容都不仅阐明了“是什么”,“有什么”,更是分析了“为什么”,和“怎样形成的”。问题是思维的发端。思维总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上课时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并培养抓住问题焦点的能力,对解决问题不满足于“求同性思维”应力求“求异性思维”。
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种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有时甚至“问题提出”更为重要、更具创新成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一种人人都能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不要让学生有压抑感,要鼓励学生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也要学会倾听不同的论点,对于不正确的观点也不能采用批评、讽刺的语言进行评判。培养创新精神,就是要改变学生不正确的观念,树立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怕失败、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冷嘲热讽、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那些平时会“耍小聪明”、能使出“雕虫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促使他们勇于进行“问题提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670062.html
相关阅读:全面了解太阳系-卡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