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模块与历史教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新课标下的历史教材投入使用已有数年,而我作为一名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经过了四年多的摸索和实践之后,对于模块化的高中历史教学总算逐步由陌生转向熟悉,并且对它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整体把握。在此,我仅就自己的教学经历,简单谈谈我对新课标下的历史模块和历史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新课标下的历史教材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没能明白三本必修、四本选修总共七本历史教材之间的紧密关系和内在联系,对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跨越、对比、联系和提升也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只是把它看成了历史知识的一次又一次的简单重复,以及多个相关模块专题之间的拼凑组合。

可当自己步入高三,一整轮教学下来,我终于从整体上理解了历史模块的编排思路和教学特点,简单来说,三本必修就像是三条"古今中外"历史演进发展的线索,所不同的是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介绍"其然""其所以然"及其"然之后";而四本选修则更像是"古今中外"历史演进发展线索上的一个个亮点,所不同的是,其中有的是以事件为主线,有的是以人物为主线分门别类的举例介绍。而这个具体的教学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一次次的深化和反思,一点点的突出和拔高,在学生真正地理解和领悟了之后,教学最终应该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效果。

说起来,历史课本的编排应该算得上是科学合理的了,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我还是遇到了很多原来不曾有过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由于历史课本是由一个个的独立模块组成的,在对每个具体模块讲解时,历史背景的介绍往往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当然课本上也会简单提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但多数情况下仍需要进行一定的补充。对此,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以评选"历史小博士"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搜集整理相关历史信息,并相互印证进行评比;有时也放映相关视频资料,组织观影活动,并让学生分组整理信息写观后感。

其次,由于历史模块从古至今,由中而外,时间跨度非常大,刚开新课的时候往往很难将其与前面所学内容联系起来,事件会被孤立成一个个的点,不容易从大的背景下进行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清晰地理解和认识,并尽一切可能寻找期间的内在联系。如:必修一的"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之间,我们可以从大陆与海洋、诸侯国与城邦、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封建与奴隶制、古代与近代等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说任何一段历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总能从中找到若干条线索将其与其他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体系。

再次,大的模块(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往往有些相关的重要内容(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业革命、邓小平理论等)在必修一、二、三甚至选修课本上一再出现,经常不断地涉及,常会给我们繁琐重复的感觉,不但不能使学生温故知新,反而容易使学生掉以轻心,产生轻视厌学心里,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我一般是强调突出重点,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引申,并进行相应的比较。有时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前后联系,从而强化学生的认识理解,并把每一点努力成果都深刻地印记在每一个思考者的思维深处,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我似乎产生了一点明悟,我对历史模块和历史教学的认识或许还远远不够,但是,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正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所说:"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作者单位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郑口中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676273.html

相关阅读:2017年山西高考历史试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