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货币、价格与消费
1.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有用性。(提醒: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2.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提醒: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提醒: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观念的货币。)
4.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提醒:纸币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只能是实实在在的金银条块。)
5.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提醒:银行信用卡的使用,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与缓解通货膨胀无必然联系。)
6.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提醒: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7.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提醒: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纪念币是纸币。(提醒:金银纪念币不同于纸币,金银纪念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流通;而纸币没有价值。)
8.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提醒: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9.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提醒: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10.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提醒: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国家虽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随意发行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11.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提醒: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
12.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提醒: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13.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提醒:价格不一定变化,因为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14.价格由购买力决定。(提醒: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提醒: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但不决定价格。)
15.质量决定价格,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提醒:决定价格的是价值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质量。一般而言,质量高的商品,其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多,因而价格也高。)
16.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提醒: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因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成正比),受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成反比)。)
17.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大幅减少。(提醒:水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水价格提高,不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18.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提醒: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
19.随着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提高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补商品。(提醒:航空公司的反应是降低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替代商品。)
20.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提醒: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21.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供过于求)。(提醒: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是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22.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时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提醒: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并不是每一次交换价格与价值都相符合,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23.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提醒: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小,不是没有影响。)
24.重大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提醒: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通行费与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5.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提醒:生存资料消费不可缺少。)
26.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提醒:原因是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27.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应多发行纸币。(提醒:纸币发行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纸币的购买力减弱,会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
28.物价水平越低,说明消费水平越高。(提醒:物价持续下跌,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
29.扩大内需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节制消费。(提醒:任何时候都应该倡导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符合的适度消费。)
30.恩格尔系数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提醒: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31.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提醒:是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划分的。)
3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食品支出越来越少。家庭消费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提醒: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小,越来越注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3.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提醒: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34.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适度消费就是限制消费。(提醒:如果贷款消费是依据国情及自身实际,并且未来有还贷有能力,就属于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既反对铺张浪费,也反对过于节俭。)
35.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提醒: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指反对铺张浪费,不是限制消费。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提醒:消费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2.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提醒: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3.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性能在不断地提高,其价格也在不断地下降,人们对轿车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提醒:说明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4.我国扩大内需的措施促进了经济较快增长,体现了消费决定生产。(提醒:体现了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5.凡是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醒:要适度的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6.国有经济成为经济制度基础。(提醒: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7.股份制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提醒: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8.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欠下的债务,应以其个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提醒:应该以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
9.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醒: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发展壮大,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提醒: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1.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体作用。(提醒: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都占支配地位。(提醒: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支配地位。)
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提醒:应该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完全平等。(提醒: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是主体。)
15.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唯一组织形式。(提醒: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主要最典型的组织形式,在我国除公司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16.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提醒: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关键因素。)
17.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声誉。(提醒:代言明星的声誉影响而不决定产品的声誉。)
18.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利于加速本企业资本周转。(提醒:企业海外并购有利于加速被收购企业的资本周转。)
19.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越好。(提醒:企业的经营规模并非越大越好,经营规模要适度。)
20.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能够直接、有效地促进就业。(提醒: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能直接、有效地促进就业。)
2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提醒:居民储蓄存款高意味着社会保障体系不太完善。)
2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提醒: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23.公司的执行机构是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提醒:公司的执行机构是总经理及其助手,公司的决策机构是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24.公司经营的目的就是营利。(提醒: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5.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醒: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26.只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就能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提醒: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还有价格、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
27.劳动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所以,劳动者享有合法权益是无条件的,一旦权益受损害,就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权。(提醒: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享有权利以履行义务为前提,劳动者必须通过合法途径和手段维权。)
28.投资理财不需要理性。(提醒:投资理财有风险,需要理性投资。)
29.投资多元化就是指投资方式多种多样,投资方式越多就越赚钱。(提醒:投资方式越多不一定越赚钱,对每一种投资方式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般来说风险与回报成正比。)
30.储蓄存款比较安全,没有风险。(提醒:储蓄存款存在通货膨胀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31.高利率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醒:利率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利率的调整要以经济的运行状况为客观依据。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应提高利率,以抑制总需求增长和物价上涨;当出现通货紧缩时,应降低利率,以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32.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提醒:居民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33.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所以,对商业银行而言,发放的贷款越多越好。(提醒:贷款业务要坚持真实、谨慎、安全性、效益性原则。)
34.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提醒:股票不是定期收取利息的。)
35.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提醒:国债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
36.股市是经济风险的避风港。(提醒:股票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
37.商业保险是避免风险的投资,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和人身保险,任何公司都可以经营保险业务。(提醒: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途径,可以分为财产和人身保险,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
38.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少。(提醒:是购买商业保险。)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醒: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2.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提醒: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3.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提醒: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激励作用,过大则不利于提高效率。)
4.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提醒: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5.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提醒: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性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6.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非按劳分配。(提醒: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还存在非按劳分配,如福利性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一定是非按劳分配方式。)
7.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或按劳动成果分配。(提醒:属按劳动要素分配。)
8.劳动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方式。(提醒:只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属于非按劳分配方式。)
9.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提醒: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10.收入分配中注重公平就是消除收入差距。(提醒:分配公平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
11.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提醒:适度的财政赤字应该增加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
12.财政收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提醒: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
13.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提醒:税收是主要形式。)
14.国内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提醒:居民收入水平应与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
15.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提醒: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基础。)
16.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流转税、行为税。(提醒:营业税、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
17.增值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收。(提醒:营业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18.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初次分配更加合理。(提醒: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属于再分配范畴。)
19.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提醒:所有的税收都是取之于民,但只有社会主义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劳动人民。)
20.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提醒:推行刮奖发票是为了鼓励消费者索要餐饮发票,这有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2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提醒: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22.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弊无利。(提醒: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弊还是有利,关键要看财政、信贷能否实现综合平衡。如果银行信贷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财政、信贷能够实现综合平衡,财政赤字就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危害。)
23.税收具有无偿性,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付出任何代价。(提醒: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就是说国家的税收收入最终是服务于人民的。)
24.税收具有固定性,意味着征税对象和税率不会改变。(提醒:税收具有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象和税率不会改变,而是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25.税收的强制性要求它具有无偿性,无偿性是强制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固定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强制性。(提醒: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26.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因此,税收越多越好,税率越高越好。(提醒:税率过高不利于生产和消费,税收具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改变。)
27.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提醒:应该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财政、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醒: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提醒: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调控者,应通过对市场主体利益的调节来实现国家的整体利益。)
3.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提醒: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支配作用。)
4.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提醒: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5.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提醒:治理污染应该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
6.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把增加物质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提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减低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我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提醒:我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提醒: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9.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提醒:是基本标志,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
10.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提醒:不可能同步富裕。)
11.市场规则仅仅规范经营者。(提醒:市场规则不仅规范经营者,也规范消费者,甚至规范政府这样的特殊参加者,也就是说,市场规则应该规范每一个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2.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特征。(提醒: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效果与程度更佳、更强、更有力。)
13.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提醒:促进经济增长是最主要的。)
14.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过程是一种平衡的发展过程。(提醒: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所差别。)
15.GDP是衡量经济增长与成绩的唯一指标。(提醒: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6.经济全球化只会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提醒: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17.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提醒: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18.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提醒: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和威胁。)
19.为了缓解国际贸易摩擦,我国可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提醒: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会增加政府负担,也不符合世贸规则。)
20.美国频频发起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主要是因为美国需要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提醒:主要是因为美国欲以贸易保护措施扶持国内产业发展。)
2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对外开放是提高自力更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提醒: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提高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676291.html
相关阅读:高考时事政治题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