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动员大众参与教育改革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怎样动员大众,让他们乐意投入到继续改革中来?这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一般而言,教育改革的发生存在几种类型:一是教师个体自觉的技术性改革;二是小团队,诸如在教育生态里,班组、年级、学校,以及不同区域范围教师的集体性改革;三是全局层面启动,各地各校联动的,有鲜明改革口号,以基本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聚焦在某一教育领域或方面的较大影响的改革;四是社会发展驱动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制度性改革。

教师个体化行动的改革以及小团体的集体改革,属于自觉自主或发动起来容易的改革,这种发生是教育改革的常态。在自然状态下,教师的个人理想与他们的自觉要求,都会激活改革行动,从而冒出一批拔尖的人才,成为行业领军人物或优秀教师。这种典型是存在的。后者的改革,要在全国层面产生影响和驱动,这是政府意志的集中体现。这种变革推动起来难度最大。聚焦在某一领域或方面的全国性改革,我们一直持续推进,也取得了突出进展。

而今在发生和推进的教育改革,这指的是普通高中考试招生改革作为撬动点的教育综合改革,并不局限在教育的某一领域或方面,是系统性和整体性变革。由此客观需要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天花板,也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横亘的那一道围墙。

在改革的管理层面客观需要实现前面的两个破局。在之前的国家教育关注中,优先发展一批高端大学,提出创建国际一流的目标;也释放了全民读书,读大学的意愿,大学教育切近了大众时代;基础教育发展也优先保证义务教育,保证实现人人可以读书。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分开实施的,缺乏呼应。普通高中考试改革是基础教育层面的改革,而招生制度改革则是大学要深度介入的。所以,这个制度改革客观需要把高中和大学两端联系起来。此外,高中要施行选择性教育,即以“六选三”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其实是服务于高校的专业发展选择的。六选三政策对应联系的是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创办一流大学专业。

没有大学对于高中改革的关切与呼应,以及深度介入,依靠基础教育内部改革,无法实现对于学生生涯的指导,也无法优先培养一批与大学专业教育对接的高层次人才。此外,高中改革也需要在人财物等方面得到全社会的极大支援。社会如何支援教育,包括志愿服务,这都是要统筹考虑的。现有的教育,与现在聚焦在核心课程的教学相适应。满足多种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发展,没有社会力量的支援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实现这两个破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也需要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不断优化,更需要教育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在这个持续推动的过程中,校长和教师不要等待着条件的成熟,这种等待不等来改革愿望的实现。

这里所强调的是基本认识:改革的大方向,以国家意志来推动,这也做过专家论证,也动用了智库力量,所以目标与路径预设都是合理的,也应该代表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可是,在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以及学校的积极响应,则再美好的教育蓝图,也无法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成效。

最大程度动员教师积极参与,乐于改革,这必定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最为重要的条件。我们需要破解的难题是,现实改革中教师普遍存在冷漠性,他们静观以待,以不变应万变。作为推动改革的各个层级的管理者,我们在发动改革中,要把人的要素考虑进去,要把激活工作积极性作为推进改革的首要举措。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没有条件,他们创造条件,也可以推动改革取得成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679287.html

相关阅读:《登高》七言律诗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