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教材引入素材库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钠》的引入:1958年12月31日,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化工车间在试制新产品“甲基硫氧嘧啶”过程中,一个酒精瓶子不慎被打翻,现场燃烧起来,附近堆放着四箱遇火就要爆炸的金属钠。火势猖狂地四处蔓延,眼看一场重大事故难以避免。

  在这万分危急时刻,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女工向秀丽挺身而出,扑向火焰。不一会儿,她的鞋、衣裤、头发都着了火,火舌包围了她,手也烧焦了!她仍奋力扑救,用身体堵截酒精的去路,全身80%的皮肤烧伤。她在奄奄一息中仍向救她的领导和同志们说:“快叫人!不要管我!快去抢救金属钠!”当苏醒过来得知国家财产得以保住后,她舒了一口气,脸上浮现一丝微笑。经多方全力抢救,向秀丽终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

  1959年,向秀丽牺牲的时候只有26岁,她的英雄行为打动了千百万人的心,也教育了亿万青少年。

  《苯》的引入: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事故区域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苯胺毒性比较高,仅少量就能引起中毒。主要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从而破坏血液造成溶血性贫血,损害肝脏引起中毒性肝炎,甚至导致各种癌症。苯胺引起急性中毒时,轻者皮肤发生轻度青紫,尤其口唇、指甲和外耳壳明显,头痛、眩晕、全身软弱,中等程度者除青紫外还有呕吐、脉跳加速、血压增高等症状;重者产生意识不清,伴有阵发性抽搐、瞳孔放大、体温下降等症状,很快死亡。苯胺慢性中毒时,对造血系统损害表现为红血球逐渐减少,不同程度的青紫;对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持续性头痛、智力减退或丧失,以及各种神经官能症状;对泌尿系统损害表现为排尿困难、血尿等现象,甚至发生尿道癌、前列腺癌或膀胱癌:对皮肤损害表现为皮肤发红、疼痛、荨麻诊等过敏反应。因此,在环境中对苯胺类化合物应严格控制排放。

  《氯气》的引入:

  1、哈伯一半是天才,一半是魔鬼,因为他攻克氨的合成这一世界难题,将无数人从饥饿的死亡线上拯救出来;他也因发明大量化学武器并用于战争,使无数人伤残致死;他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受人尊敬,他也是战争魔鬼遭人唾骂。他就是哈伯,一位天才的化学家,同时也是毒气弹的缔造者和实行者,一位魔鬼的使者。虽然他最终醒悟过来并进行了忏悔,却并不能抵消他将化学武器投入战场给人类带来的痛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魔鬼天才的一生轨迹吧。而毒气弹的成分就是氯气。

  2、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一罐装车与一货车相撞,致液氯泄露,造成28人死亡,350人中毒,万名群众紧急疏散的惨重后果,经济损失达2900多万元。

  《硝酸》的引入:

  2004年7月31日下午,福州市福马路鼓山附近路边,突然腾起红棕色的“浓烟”,带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引起了附近许多居民的不良反应.住在这一带的居民透露,红棕色烟冒出的地方,是一个仓库,仓库里存放着很多浓硝酸。

  消防队员经过近1小时紧张施救,大面积硝酸泄漏得到控制,四周空气基本恢复正常。据现场的消防指挥官吴发辉介绍,在现场,根据嗅觉判断,“烟”气里含有硝酸。“硝酸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我们用水雾来压住并稀释烟气,让这些腐蚀性的气体沉降到地面,不至于在空气中扩散。”吴告诉记者。 控制住毒气后,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大量酸液向大路涌去,流经之处,水泥地面都被腐蚀。消防员紧急调来大量的沙子,在酸液流经之处垒起一个小堤坝,然后迅速运来石灰。险情再次得到缓解。

  记者在现场附近,遇到了事发仓库的老板马某,已 被警方控制。马某说,他不太清楚硝酸的物理化学特性,他原以为用一般的卧罐来装盛这种危险的液体没有问题。事发后他还抱怨:“都怪罐子的质量太差了,怎么 就突然裂开了呢?”一位环保人员告诉记者,装浓硝酸的容器不但要耐得住压力,还得耐得住腐蚀,一般的金属根本挡不住这种酸性剧烈的物质。

  《硫酸》的引入:

  2005年11月8日,310国道河南郑州巩义水地河路段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满载30吨浓硫酸的大罐车与一辆满载焦碳的大卡车相撞,为了防止油箱爆炸,消防官兵首先对油箱进行了冷却。为了防止浓硫酸流淌蔓延范围扩大,消防官兵和百名民警一道火速调运大量沙土和生石灰,对流淌的浓硫酸进行拦截和中和。由于硫酸罐车泄漏量较大,泄漏出的浓硫酸沿着310国道向西蔓延约500米,在浓硫酸的腐蚀下,路面泛起片片白沫,道路两侧腐蚀出道道沟壑,周围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为了将浓硫酸泄漏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消防官兵还用运来的生石灰对泄漏的浓硫酸进行中和。为防止硫酸再次泄漏,消防官兵用钢丝将罐车车体套牢后,在两辆吊车的合力下,罐车慢慢翻转,最后被成功吊离路沟,并被运至化工厂进行处理。

  《离子反应》的引入:

  传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南讨到达今云南西洱河,遇到4个毒泉,其中一个为哑泉。那时天气酷热,大队人马都喝哑泉水,等他们回到军营,一个个说不出话来,最后经一智者指教。喝了安乐泉水后,随即吐出恶涎,便可以说话。云南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上,境内铜矿遍地,著名的东川铜矿,自东汉起就已开采。所谓哑泉,实际上是含铜盐的泉水,也就是硫酸铜(胆矾)的水溶液,称为胆水。而安乐泉是一种碱性水。你能从化学的角度分析发生这个故事的原因吗?

  《玻璃》的发现:

  据说,玻璃是古代腓尼基商人偶然发现的。运载天然碱的腓尼基商船队在航行中遇到大风浪,无法继续前进,只好就近抛锚,在沙滩上过夜。他们用碱块当石头,垒起炉灶,烧火做饭。当风平浪静后,他们收拾锅灶,准备扬帆启航,忽然发现沙滩上有一些闪闪发光的明珠似的东西,这就是最早的玻璃。

  《苯》的结构的发现:

  19世纪中叶,随着石油工业、炼焦工业的迅速发展,有机化学的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我们知道,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它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的一种芳香的液体。当时,化学家们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理解苯的结构。苯的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碳的化合价是四价,氢的化合价是一价,那么,1个碳原子就要和4个氢原子化合,6个碳原子该和12个氢原子化合(因为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还要化合)。而苯怎么会是6个碳原于和6个氢原子化合呢?化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凯库勒也着手探索这一难题。他的脑子里始终充满着苯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他经常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干起来就不歇手。他在黑板上、地板上、笔记本上、墙壁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化学结构式,设想过几十种可能的排法,但是,都经不起推敲,被自己否定了。

  一天晚上,凯库勒坐马车回家。也许是由于近日来过度用脑,他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在半梦半醒之间,凯库勒发现碳原子和氢原子在眼前飞动,变幻着各种各样的花样。忽然,原子变成了他和李比希教授出庭作证时伯爵夫人戒指上的那条白蛇,这条蛇扭动着、摇摆着,最后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变成了一个环……

  "先生,您到家了!"马车夫大声叫醒了睡眠中的凯库勒。他揉揉眼睛,白蛇不见了,环不见了,原子也不见了。原来是"南柯一梦"!清醒过来的凯库勒马上想起苯的结构,对 !它一定像白蛇那样头尾相接,构成环状结构!

  来源:中学化学资料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04962.html

相关阅读:用水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