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文君
浙江宁波鄞州的俞志涛老师,以一篇《核舟记》的教学,一举夺得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初中组一等奖第一名。
俞老师这节课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学情。作为俞志涛老师的“亲友团”,回顾当初的设计意图、设计预设,以及后来的课堂呈现,我认为,异地上课若把握好四个关键点,一定会造就精彩的。
一、心理基点
大赛安排在暑假中期,休假状态的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处于低谷,而且上课的环境是陌生的,面对的老师也是陌生的。因为陌生,他们的心里会有一些排斥,也会有一些好奇。教师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消除他们的排斥心理,尽快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俞老师巧妙地利用课前的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很快地接受了他。
师:同学们好!我是来自浙江宁波鄞州区的俞老师,初次见面,请你简单说说对老师的印象。
生1:和蔼亲切。
师:我看上去不凶哦。
生2:敦厚,和善,慈祥。
师:是不是因为我长得胖,有点厚厚的,就敦厚又慈祥了。
(学生哄堂大笑。)
小小一个环节以后,陌生感一扫而光,师生很快就融在一起了。
心理基点是异地借班上课,非常态的情况下,把握好了,就打开了。
二、学习经验起点
学习的经验起点,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从现有的水平出发才是达成目标的基础。基于这样的理念的指导,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在现有的经验下,设计层进式的过程。
以“读”的设计为例。文言文教学,朗读是关键。俞老师着意设计了多种“读”:难句领读、全文齐读、快速浏览、教师范读、重点抽读等等,形式很多。但是,怎么安排,怎么读,能够读成怎样,每个设计都会考虑到学生的起点。比如,在全文朗读的前面安排了一个难句跟读,就是考虑到学生的现有起点。俞老师选择了八个难句,安排在全文齐读之前。从课堂的呈现来看,这样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八句话中有六句,学生不能准确朗读、跟读,必须帮助学生跨越这道坎。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细节。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每一个安排都有基于学生现有学习经验的一个细致的思考。
三、学习兴趣点
《核舟记》历来都不讨学生喜欢,读得趣味盎然的情况好像也不多。但是,我们要努力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寻找兴趣点最好的途径是从学生的疑问入手,因为他们关心的也常常是他们感兴趣的。但是,这次上课,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根据平时的经验预判。俞老师预想探究作品的构思之精巧可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设计了一个“品构思、布局之妙”的环节:
师:这是一枚“有故事”的核舟。这个故事就是“大苏泛赤壁”(引苏轼《赤壁赋》句子“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据史料记载,鲁直与佛印二人当时并不在苏轼身边。王叔远为什么要选择不在身边的人作为苏轼同游赤壁的伴侣?
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开放性,在实际的学习中,确实激发了学生讨论的兴趣。而且学生还产生了高于文章的发现。
生1:我从注释中看到两个人都是苏轼的朋友。
生2:不单单是朋友,而且是非常亲密的朋友。我从“抚”“两膝相比”“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这些动作和神情中看到知己好友间的亲密无间和志趣相投。
生3:我感觉,佛印最是王叔远的精心安排,而且“佛印绝类弥勒”的神态,好像在暗示苏轼也是一个豁达大度、达观自在的人。
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让大家很意外。说实在的,能理解到这个份上,学生是真正读懂了《核舟记》,读懂了苏东坡。收获了满满的精神愉悦。
四、教学生长点
俞老师设定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全文基本内容;
2.品读核舟的雕刻内容,体悟雕刻者技艺、构思的奇巧;3.品味文章的语言和布局,体味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明清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目标一关注到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读通读懂是文言文学习的根本;目标二主要指向雕刻者的技艺和匠心,也就是说的是王叔远的事,欣赏奇巧之人所为奇巧之物;目标三面对的则是魏学?,魏学?用文字复活核舟的精妙,同样是非常精彩的。三个教学目标的设计层层递进,同时又是开放的,具有很大的延展性。充分挖掘深度,同样会有一定程度的生长。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文字作为基础的,文字的学习贯穿了整个过程,但是我们旨在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悟到文学,读出语言文字后面的深意。比如,“品读雕刻技艺之精细”的学习环节中,要求学生从核舟所雕刻的人和事物中,找到一处体现王叔远雕刻的奇巧之处。
生:我从“如有所语”“若听茶声然”读到了王叔远雕刻的奇巧。这两处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平时,在静态的画作中,或者雕刻作品中,能够呈现人物的神态,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常常赞叹其“栩栩如生”。而今,在如此细小的人物脸上,要刻画出人物的神态,其难度更是可以想见。而且,更加不得了的是,在作者的描述文字中,有两个表示猜想的词语:“如”“若”,更是给读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间,那种精妙真的不能够用语言来表达了,我只能说那核舟神了,王叔远神了。
显然,学生已经从语言文字中读出了更新、更深的韵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传统的文化的意义所在。从简单的文字中读出了深刻的意义,本身就是生长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07979.html
相关阅读:对话,学生有效提问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