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教材明显变厚,教材的难度有所降低,高中新课程的课时数减少,但高考选拔人才的水准不可能降低。如何研究新教材,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自学、探索和创新能力,体现《标准》的原则和精神,已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通过一年的教学,有一点体会,愿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新教材的编写思想发生了变化

  (一)教材特别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展示。概念更加通俗易懂,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准备数学工具

  (二)教材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摆在显著的地位,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三)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四)教材内容安排采用螺旋编写体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

  (五)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新教材虽然起点较低,但标高却可以由不同的教师推向不同的档次,因而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加强对学生分层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研究新教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景:

  (1)创设产生学习兴趣的情景;

  (2)创设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景;

  (3)创设产生发现乐趣的发现情景;

  (4)创设产生探索欲望的知识迁移情景;

  (5)创设产生成就感的成功情景。

  (二)启迪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思考

  1.设计一题多问,促进自主学习

  2.倡导一题多解,实施分层教学

  教材不仅是一本教科书,也是一本很好的“学材”。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倡导一题多解,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标新立异。

  (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是新教材的精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搞好知识衔接,加强知识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

  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知识难度大。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甚至,少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基于此,我们开展了许多学习方法讲座,同学生一起分析研究教材,取得良好效果。

  2.搞好知识本身的衔接

  重视探究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在强调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注意到接受和发现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新教材的理念是;课堂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学生通过发现、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提高了兴趣,调动了潜能,经受了锻炼,培养了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印象深刻、不易忘怀的数学结果。

  教材、学生、教师构成教学的三要素。在新理念下,教材是“学材”,是在教师指导下必不可少的进行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主要材料(像演戏的剧本)。

  学生是主体,是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主角,而不是被教师牵着走的学习机器。

  教师是主导,其作用在于组织、引导、指导、评价,这与过去在教学中搞满堂灌式的个人表演大相径庭。

  数学教学应本着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思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论文中心,作者:韩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10386.html

相关阅读:2017高考数学几何证明题型训练(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