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鄂冠中
总结反思十年课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越发被弃之不顾了。课改后的教学展开得由学生的需求(情感愿望)决定,不能固守先前以教师为主导的习惯做法,而学生需求又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于是,重人文挖掘轻知识传授,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重见仁见智轻规范共识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常态。长此以往,学生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何以形成,理性思维能力又从何而来?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笔者不否认语文教学的感性特征,但其理性特征同样不能废弃。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理性思维习惯养成、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要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多以人文话题为中心组织专题。同一专题内的板块、同一板块下的选文都有机组合,联系密切。但在实际教学中,只见课文不见板块,遑论专题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此游离于板块和专题之外的散兵游勇式的孤立篇章教学,在体系的完整性和认知的深刻性上都有欠缺,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专题整合教学,最显著的效益就应该体现在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上。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专题三“直面人生”为例来阐述。本专题设“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共选取了《报任安书》《渔父》《纪念刘和珍君》《论厄运》《直面苦难(节选)》等五篇文章。笔者建议用“化整为零”和“聚散为整”两种教学策略来处理本专题的教学。所谓“化整为零”是指在明晓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分别对课文展开教学,但教学的指向必须是“直面人生”这一主题;所谓“聚散为整”是指将本专题的三个板块五篇文章统整在“直面人生”下作比较分析,拆筛取舍,深化提高。“化整为零”策略常用,本文不在赘述。下面就“聚散为整”谈几点具体建议:
一、板块整合
从教材编排顺序和意图看,“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
“生存选择”板块包括《报任安书》和《渔父》两篇文言文,旨在探讨人生遭遇困境时该如何面对的问题。司马迁遭受腐刑,“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面对如此打击,死是最简单的应对方式,但司马迁作出了忍辱偷生,著史扬名的抉择。与《报任安书》平面表现个体生命抉择不同,《渔父》是立体表现两种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渔父甘愿退隐,淡泊人生,与世推移;屈原身陷绝境,百折不挠,宁死不改其志。文章的高明之处在于只叙其事,不置褒贬。当然,两种思想碰撞,产生的抉择可能远远多于两种,为读者(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余地,构成了多元立体的选择格局。从板块角度看,司马迁、渔父、屈原面对生存(苦难)的抉择态度大有说道。
“真的猛士”板块仅有《记念刘和珍君》一篇内蕴丰富,旨意深刻的文章。其教学的切入角度多,教学的重点似乎也可有不同的确定。但从专题整体安排来看,除了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死难烈士直面苦难的精神上,更重要的是讲清作者对请愿者徒手请愿斗争方式的反思。与苦难进行斗争,对生死进行抉择,方式和手段是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真的猛士们究竟该持何种斗争方式换取真正的胜利,作出生存的正确选择是本板块的主旨核心。
“苦难中的尊严”板块选择了《论厄运》《直面苦难》两文,两文的共性是理性面对苦难,承认苦难的价值,在苦难中寻求尊严。生死和苦难本就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或一个阶段。培根的苦难观是英雄主义的,颇具浪漫气息,合乎汉民族对苦难的一般认识。周国平一改传统,倡导平民化苦难观,正视苦难的消极意义,反对侈谈苦难的积极意义,提出“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两文主旨同中见异。
三个板块围绕“直面人生”主题,在整体设计上一线串珠,前后呼应,思维上呈阶梯递升状:“生存选择”呈现苦难前不同的面对态度,“真的猛士”号召勇敢直视,且采用合理斗争方式,“苦难中的尊严”认识到人类面对苦难的历史局限性,有尊严地面对苦难更需要辩证和理性。
二、篇目整合
从篇目整合角度看,抓住各篇目文体特征、内容侧重、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教学便有多种处理可能:
1、文体特征整合法。本专题五篇课文中文言文两篇,现代文三篇,从体裁角度整合显而易见。另外,《报任安书》《记念刘和珍君》是完整的长篇大论,《渔父》《论厄运》和《直面苦难》是片段或节选文章,在教学处理上大有可为:《报任安书》《记念刘和珍君》容量庞大,表达委婉,思想深刻,响鼓还得重锤敲,引导学生逐步拨云见日,透过纷繁的言语叙述探寻隐藏其中的表意初衷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渔父》《论厄运》和《直面苦难》三篇似简实难,其中《论厄运》是教材上罕见的独段文本,《直面苦难》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上少有的非连续性文本。其中,引导学生串珠成链,并将简单抽象的结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体验是教学的难点。
2、内容侧重整合法。《报任安书》《渔父》《纪念刘和珍君》论述的是个体人生际遇,虽都与时代特征相关联,但落脚点都是就人说事。《论厄运》《直面苦难》论述的是普遍哲理,与个人际遇、时代特点不相干。教学处理上,前者因形象具体,缘事而循理,教学内容鲜明。后者因说理抽象,最好辅以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佐证事例,将冷峻的道理演绎得血肉丰满,使教学内容可感可知,便于学生理解。
3、表现手法整合法。本专题文章的表现手法纷繁芜杂,各具特色。梳理后发现有规律可循:《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是文人作品,文学特征鲜明,多种表现手法层见错出,表达效果鲜明;《论厄运》《直面苦难》出自哲人手笔,理性特征昭彰,思维简练却深刻,具有层次性,需作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学生才能领会;《渔父》寓深刻的人生道理于浅显的叙述之中,事浅而理深,且理解上呈多元倾向。把握这些特征,从表现手法角度也可切入专题进行教学。
三、读写整合
读写本为一体,读是为写提供结构范例和思维范式。阅读教学是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可以提升学生的判断力、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等多种能力。各种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都特别注重哲理思辨类文本的选用,例如《赤壁赋》《前方》《拿来主义》等篇目就入选了多种版本教材。教师带领学生对这些作品的论述思路、情感主旨、论证手法等作深入审读,将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思维方式、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改变,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品位。本专题中《报任安书》《记念刘和珍君》《论厄运》《直面苦难(节选)》等四篇就是这样思辨色彩浓郁的文章。
“直面人生”本就是学生认知判断和写作训练中常遇的话题之一。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该问题展开多元、深入的思考。如人们对待苦难的态度选择就不一而足,理想主义者选择屈原的坚持,现实主义者选择渔父的变通;智慧者推崇鲁迅的审时度势,理智者崇尚周国平的犀利睿智。还有没有其他选择?所谓理想主义者真崇高吗?所谓现实主义者真实际吗?未必!当学生回首一千多年前的历史,再反观近现代史实,思维就不会局限在几个结论或几句空话上了。教师此时因势利导地组织讨论或写作,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直面人生”话题对于当代中学生写作还有现实针对意义。当代中学生衣食无忧,所处环境和平安定,人生一帆风顺。对于本专题中列举的林林种种的险途厄运、天灾人祸少有接触,更谈不上深刻领会了。这种未雨绸缪式的专题教育倘要摆脱隔靴搔痒的说教模式,引导学生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出来,交流互有,提高认识,再适时引导学生针对社会现状进行反思,是一条切实可行途径。
四、教法整合
1、长文短教法。《报任安书》《记念刘和珍君》是长文,在理解上有相当的难度。教学时要抓住重点,切忌面面俱到,贪多嚼不烂。教学《报任安书》,可先观看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史家绝唱》,让学生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的由来及意义,再带领学生逐渐深入课文,梳理司马迁面对人生大辱“不能死---不及死---不可死---不愿死---不忍死---不甘死”六种复杂感情,指导学生从体会这种复杂感情入手理解文本,纲举目张。再如,《记念刘和珍君》是杂文,思想深邃。课文自成七部分,每部分各从一个角度展开论述,教学头绪多而杂。若紧紧抓住“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还有要说的话”“我说不出话”等四句话组织教学,将七个部分分成①/②③④/⑤⑥/⑦四块,重点分析⑤⑥即可。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看似只省教学时间,实际能消除学生对长文的畏惧心理。而且,理性解读,由整体到局部,由浅近入深刻,方可探骊得珠。
2、浅文深教法。《渔父》《论厄运》看似简单,感觉没什么可教可讲。越是这样的课文,教师越要将其教材意义挖掘出来,切忌空对空。以《渔父》为例,设计一条问题链将文本分析引向深处:就屈原而言,由其言行推延至内心深处,学生能体会到他哪些复杂的心理?尤其当他慨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时,屈原除了投江还能有其他出路吗?就渔父而言,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吗?他在不能说服屈原时为何不坚持而是“遂去不复与言”?此外,屈原与司马迁都是华夏民族的杰出人物,在厄运面前,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为何会产生这两种不同人生选择?对后世又有何影响?浅文深教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以引导促使学生深思体悟。
3、文段连缀法。《直面苦难》为非连续性文本,是围绕“直面苦难”的语段集锦。从阅读思维角度看,这样的文本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多是一些生活片段,映在脑海深处的多是阅读精要,深入骨髓的多是对某些问题的零星思考。将生活片段、阅读体会和思虑所得融合在一起,提升成为理性认识,必不可缺。若将本文的文段细细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课文中蕴藏着“了解苦难”“认识苦难”“直面苦难”三个逻辑层次:了解苦难------社会苦难,尚能潇洒面对,而自然苦难,人们顿感无奈,注定失败;认识苦难------不要美化苦难,正确认识苦难的消极意义,不畏惧苦难,以软弱天性勇敢地承受苦难;直面苦难------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语段似断实连,从关联并不密切的语段中找出内在关联,更能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作者:鄂冠中
总结反思十年课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越发被弃之不顾了。课改后的教学展开得由学生的需求(情感愿望)决定,不能固守先前以教师为主导的习惯做法,而学生需求又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于是,重人文挖掘轻知识传授,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重见仁见智轻规范共识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常态。长此以往,学生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何以形成,理性思维能力又从何而来?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笔者不否认语文教学的感性特征,但其理性特征同样不能废弃。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理性思维习惯养成、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要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多以人文话题为中心组织专题。同一专题内的板块、同一板块下的选文都有机组合,联系密切。但在实际教学中,只见课文不见板块,遑论专题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此游离于板块和专题之外的散兵游勇式的孤立篇章教学,在体系的完整性和认知的深刻性上都有欠缺,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专题整合教学,最显著的效益就应该体现在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上。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专题三“直面人生”为例来阐述。本专题设“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共选取了《报任安书》《渔父》《纪念刘和珍君》《论厄运》《直面苦难(节选)》等五篇文章。笔者建议用“化整为零”和“聚散为整”两种教学策略来处理本专题的教学。所谓“化整为零”是指在明晓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分别对课文展开教学,但教学的指向必须是“直面人生”这一主题;所谓“聚散为整”是指将本专题的三个板块五篇文章统整在“直面人生”下作比较分析,拆筛取舍,深化提高。“化整为零”策略常用,本文不在赘述。下面就“聚散为整”谈几点具体建议:
一、板块整合
从教材编排顺序和意图看,“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
“生存选择”板块包括《报任安书》和《渔父》两篇文言文,旨在探讨人生遭遇困境时该如何面对的问题。司马迁遭受腐刑,“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面对如此打击,死是最简单的应对方式,但司马迁作出了忍辱偷生,著史扬名的抉择。与《报任安书》平面表现个体生命抉择不同,《渔父》是立体表现两种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渔父甘愿退隐,淡泊人生,与世推移;屈原身陷绝境,百折不挠,宁死不改其志。文章的高明之处在于只叙其事,不置褒贬。当然,两种思想碰撞,产生的抉择可能远远多于两种,为读者(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余地,构成了多元立体的选择格局。从板块角度看,司马迁、渔父、屈原面对生存(苦难)的抉择态度大有说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51309.html
相关阅读: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