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有趣、有料的先秦诸子学教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高阳中学 夏子杰

纵观我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他们怀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积极地在各诸侯之间奔走游说,希望自己的治国主张能够落地生花,完成他们“士不可以不弘毅”、“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追求。

那,如何才能打动诸侯?这便是他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诸子们又是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三寸不烂之舌,做到口若悬河、舌吐莲花的地步的呢?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步便是将他们的治国哲学变得有趣、有料。这样,才会吸引诸侯的眼球,赢取诸侯的“芳心”,赚取诸侯的青睐!

只以孟子为例,你看他遇到梁惠王时,“五十步笑百步”、“一曝十寒”的成语故事便演绎成了经典;大谈“日攘一鸡”时,犀利地指出了戴盈之不即刻停止征税的荒谬,浩然正气沛然而出;还有规劝齐宣王的“缘木求鱼”,也为后人所共知;那“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喻说更是千古流传。可以说,在战国各诸侯群雄逐鹿的时代,亚圣孟子施展“有趣、有料”的勾魂摄魄之法,混的有声有色。

诸如儒家荀况、墨家墨翟、道家庄周等,也都是制造“有趣、有料”的个中好手。至于法家韩非,更是自不待说,譬喻类比之功,登峰造极。

从前秦回到当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接受、吸取我们的课堂知识,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答案无它,将先秦诸子的做法搬来,让课堂“有趣、有料”,保准实用。

课堂,尤其是语文课堂,学生对于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大都清楚,欠缺的只不过那几个专业术语。如果学生手中再有几本参考资料,语文教师大可选择闭嘴了??学生比你还熟呢。这个窘态,会逼迫我们做出深挖教材的决定,但一陷入高深的姿态,我们难以自拔,学生会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很快进入昏昏欲睡状态。这样,效果难免会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先秦诸子之法??“有趣、有料”,保你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给你解围,让你受欢迎到爆棚。其实,简单的教材简单教,你只要掌握了此法,给学生补充些最新时事文章,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又让学生在快乐享受中,反复地训练了语文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一石二鸟之策,何乐而不为?

那教师如何才能修的如诸子口舌一样“有趣、有料”呢?不外乎二法:一是博览群书;一是广泛的生活阅历积累。博览群书,充实自己空空如也的大脑与心灵,自然会不再拘泥于自己狭隘的思维,得到意想不到的丰盈;投身于生活中去,热爱生活,你才会懂得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都是一个万千世界。只有阅尽人生沧桑,你才会不再执着于蝇名蜗利。明白真谛之后,付诸行动,持之以恒地执行“一万小时定律”,必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的风生水起,让我们的语文人生“诗与远方的田野”具存。

教育取法于诸子,教学“有趣、有料”,信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72288.html

相关阅读: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