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
针对这篇文章,我们提出两个问题,请大家探讨:
第一个问题:荀子《劝学》,对于我们是一篇极有指导意义的文章,他提出的许多观点,与现代学习论有着相似之处。荀子说“学不可以已”,一辈子也不能停止学习,这就是终身教育的理论。荀子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强调圣人不是天生的,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娘肚子里带来的,而是后天通过不断的学习改造养成的,这完全符合唯物论。荀子提出博学参省的修养方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正是我们经常运用的自我批评的方法。特别是荀子指出的学习在于积累,在于坚持,在于专心,这些闪光的思想,至今依然是指引我们成才的明灯。所以,认真学习荀子的《劝学》,深刻领会其中的思想,对于我们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对于古人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吸收,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选择性地吸收。请你细细研读课文,说说荀子的《劝学》有哪些观点需要分析,需要批判对待?
第二个问题: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你读了荀子的《劝学》,想对陈蕃和身边的朋友说些什么呢?
探究思路
第一个问题:用现代学习论的观点来审视荀子的《劝学》,在下面几个问题上,荀子仍然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需要分析对待。
一.荀子强调一个人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和改造,强调学习对于每个人的重要作用,认为一个人是可以改变的,是能够进步的,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其思想道德的境界。毫无疑问,对于我们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荀子还提出了许多加强自身修养的具体方法,例如他主张“积善成德”,锲而不舍,长年累月地坚持不懈地“行善”,做好事,在“行善”的实践中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他告诫人们,要学蚯蚓抱定一个信念,专心致志地朝一个目标前进,而不要学螃蟹,浮躁不专,终无所成。这些教导对我们都很有启发。但是荀子“劝学”,目的是劝勉人们学习儒家经书,做儒家尊奉的圣人,所以从本质上看,他是为维护封建剥削阶段的统治服务的,与我们今天讲的修养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教育和学习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承人类生产知识,学会生存本领,二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提高道德操守。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为题,写了一份报告,把“学会生存”当作教育和学习主要目标。而荀子《劝学》,只谈学习社会科学,只强调思想道德修养问题,而没有提及学习自然科学,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表现了很大的局限性。虽然如此,但本文提到的许多观点对于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很有指导意义。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积累、专心、锲而不舍,这些宝贵的品质非常重要!
三.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的个别观点也值得推敲。比如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达到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曲中规),就不会再回复到原来的水平(虽有槁暴,不复挺),这种一劳永逸的静止的观点不符合现代的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理论。
第二个问题: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而陈蕃后来确实也成就了一番事业。历任太尉、太傅等职,以和腐败的宦官外戚势力坚决斗争闻名,曾被称为“三君”之一,堪称天下典范。《后汉书》给他极高评价,称汉世乱而不亡,多亏有这样的正派人士。
但是,我们不能赞成陈蕃轻视小事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都希望自己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怎样才能实现这个人生的最高目标呢?荀子告诉我们的办法是: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积少成多。他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高二,圣心备焉。”又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的这个思想,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的颠簸不破的真理。苏联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从青年时代开始实行时间统计法。他详细地记下了自己时间的支出,掌握了支配时间的主动权,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利用时间的下脚料;在实地考察各种害虫工作时的空闲里,他搜集了一万三千多只、三百多种地蚤标本,比当时动物研究所的标本还多出五倍。正是这个对时间斤斤计较的人,在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纸的论文,内容涉及昆虫学、哲学、遗传学等等。柳比歇夫的实践告诉我们:伟大的成就正是在分分秒秒的时间里,在一点一滴的辛勤劳动中获得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要求青年科学工作者要学习做科学上的琐碎工作,应当研究、对比,积累事实,以便有朝一日使理论张开翅膀飞翔。而事实的积累需要科学家以谨慎耐心的态度不懈地观察,专心致志,反复地实验和研究。柳比歇夫如果不是抓紧零星时间学习研究,科学工作者如果不是一次次地探求,一个个地积累数据,那么众多的学术论文,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又从何而来?
但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因为它“凡”,它“小”,人们常常看不起,而不屑去做。然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拒绝做小事就不可能成就大事。老子说得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分分秒秒,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才能创造奇迹。如果拒绝做“小事”,那么伟大的理想永远是空中楼阁。全国劳动模范、房修水电工徐虎的工作,就是处理些小事:修修电线,捅捅马桶,再不,就是爬上屋顶检查水箱什么的,可就是这份平凡的工作,却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至于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就更不用多说了,他是“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可见,毫米般的“小事”,可能是摘取事业成功的桂冠的阶梯,是事业结出丰硕果实的沃土。我们虽然无从考证陈蕃后来成长的具体过程,但是,我们坚信,他也绝不是一步登天,“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他的成功也绝对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一步步垒积起来的。
我们,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正处在风华正茂的黄金时代,美好的未来在召唤我们。然而美好理想的实现,全在于今天的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锻炼、每一次活动的努力啊!如果忽视眼前的努力,忽视思想上、学习上、作风上的小小漏洞,那么,你未来事业的大厦,只不过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朋友,让我们记住“积善成德”这句话,都以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踏着小事情铺成的坚实道路,走向伟大光明的未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8116.html
相关阅读:《李商隐诗两首》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