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阳历?阴阳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很多人都把现在普遍使用的公历称为“阳历”,而把中国传统的历法称为“阴历”。其实,称农历为阴历并不正确,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历法说起了。

历法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类叫阳历,其中年的日数平均约等于回归年,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公历、儒略历等;一类叫阴历,其中月的日数约等于朔望月,而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另一类叫阴阳历,其中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而年的日数平均又平均约等于回归年,如中国的农历、藏历等。

在中国,现在通行的历法是公历,民间则也采用农历,而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采用伊斯兰教历。它们也可以说是三种历法的代表。

●农历

是中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这种历法中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使用,因此称为农历。又名夏历、旧历、中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与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约长29.53.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是要根据太阳和月球的位置推算确定,而不是机械地安排。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三年要安插一个闰月,再过两年又安插一个闰月,平均19年有七个闰月。如何安插闰月,根据和季节、气候有密切关系的二十四节气来定。农历月份的名称按照“中气”而定,如含“雨水”的月份叫正月。含“春分”的节气叫二月等。不含中气的月份就定为闰月,用上个月的月份名称称闰某月。用这种办法设置闰月,可以使历月与节气相差不致过远。

●公历

是目前世界通用的历法,又称格雷果里历,实质上是一种阳历。它是罗马教皇格雷果里(一译各利歌里)十三世对原来的儒略历进行修订后于1582年颁行的。由于儒略历的年长度是365.25日,同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相差0.0078日,从实施儒略历到十六世纪后期,累差已约10天。为了消除这个差数,格雷果里十三世把儒略历1582年10 月4日(星期四)的下一天定为格雷果里历1582年10 月15日,中间消去了10 天,这样使春分日又恢复到3月21日。同时还修改了儒略历置闰年的法则,公元年数被4除尽的仍为闰年,但对世纪年(如1600、1700、……),只有能被400除尽的才为闰年。这样,在400年中只有97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3个,即历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与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更为接近。

公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后推行到新教国家,而二十世纪初期全世界普遍使用。中国于辛亥革命后在1912年开始使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历纪年。

●阴历

是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历法,又称回历。它纯粹以朔望月为历法的基本单位,奇数的月为30日,偶数的月为29日,平均每个历月为29.5日。积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12个朔望月实际上约有354.3671日,为使月初和新年都在蛾眉月出现的那天开始,回历采用置闰月的办法,每30年为一周,共加11个闰日。在30 年循环周期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为闰年。闰年在12月底增加一日,共355日。回历年比公历年少约11日,因之岁首逐年提早,约33年循环一周。回历的起始历元定在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那一天,即儒略历公元622年7月16日(星期五)。

其实历法大致分为以上三种,在这当中,又有许多具体的不同的历法,前面说这些,只不过是比较具有代表的三种而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84602.html

相关阅读: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