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论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开一门课,叫《中学作文教学论》。怎么论一论呢?所以想到了关联作文教学的五个纬度的问题,与大家做一个讨论。

一、什么是作文和为什么要写作文

(一)什么是作文

作文,分动词性理解和名词性理解。动词性的名词,即理解为作者以语言表达方式曲折反映现实生活,也就是写作活动。名词性的作文,单指学生写作的作品。

由此我们抽取出作文的要素:写作主体,作者??学生;写作客体,现实生活;写作形式,书面语言。

学生写作与成年人的写作,即现实生活里应用性写作;与文学家的写作,即专业化的艺术化的写作是不一样的。

我们试着从三个作文要素??学生、生活与表达谈谈作文的特殊性。

首先看写作的主体??学生,他们有什么特殊的。至少看到学生是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作文能力。应该区分小学、初中高中的作文。由此也可以看出作文中体现了其成长与语言发展的过程。好了,是否可以概括作文的第一个特点了??这就是成长性。自然,作文不成熟、稚嫩也是正常现象。

此外看作文的生活反映,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生的生活也具有特殊性。学生熟悉的生活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班级生活、社会生活的局部或微观。此外,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较多在自然,在自我上,所以他们对于生活较少关系,与家长、老师、同学等其实了解不多。而最大的短板还是社会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相对封闭,主要在学习生活里,没有实现充分的社会化。这也影响到他们在作文中所反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也是有限的。作文的素材挖掘要体现在:关于熟悉人的细节和精深了解;关于简单生活的内涵挖掘;关于故事的制造,主要依靠联想和想象;关于学习与阅读的积累运用在作文;关于自我的意识分析和把握。

最后看看语言要素。学生语言处于书面语言发展的初步阶段。这么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学生的语言有几个特点:一是词汇量还在不断增长阶段;二是表达的熟练程度与技巧运用不充分,病句多;三是学生语言的优势在口语而书面语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不够;四是学生语言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需要模板和指导。

通过作文的三要素分析,我们是否可以了解到作文具有特殊性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总结一下,包括:

1.作文是语言发展中,从口语过渡,形成并流发展的重要渠道。

2.文与人同样发展,作文离不开人的成长。作文需要区分学段,要经历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3.作文需要反映生活,而学生生活的主体是家庭、班级和学校,以及虚拟的生活情景。

4.作文的语言发展,离不开阅读与词汇积累,也需要掌握语言和文章模式,从模仿走向创新。

5.学生作文不同于成年人作文和作家作文。

(二)为什么写作文

这个问题很初级,是原点问题,却非常重要。研究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理解作文的价值,从而更好实现作文价值。

回到问题上,我们为什么要学生写作文?

可以从几个角度思考:

其一,从语文素养的发展上看,要发展语文综合能力,客观上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纬度进行训练。写作是语文训练的重要形式。

其二,从一个人语言发展的体系上看,要构建一个吸收信息和释放信息的联动体系。听与读,这是信息的输入;说与写,就是信息的输出。而读写为书面语活动,也是发展学生高级语言的必然选择。

其三,作文是以语言表达形式来呈现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见闻、认识、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综合表现。所以,以作文这种训练有助于把语言学习和人的成长紧密结合,达到育人的效果。

其四,作文在关于生活认识的梳理中,客观需要增加阅读,增加社会了解,增加语言应用,所以可以促进读写的融合,学校与社会的融合,个体与集体的融合,最终发展语文综合素养。

其五,作文也是一中人际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他们模拟读者与作者,进行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其六,作文尤其可以发展一个人的语言素养,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艺术性,从而提高我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了解作文的目的,就可以透析作文的作用。这可以引导我们思考,在作文训练中,注意体现导向价值与确定发展维度。

先说说导向价值。

其一,导向语言发展,由口语的率性自由化表达,迁移为更注重规范和艺术表达的书面语,这样引导一个人的语言不断提高品质。

其二,导向社会化。一个人最终要实现社会化,融入社会,在应用语言表达观察认识社会的作文过程中,可以有效加快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

其三,导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作文训练是一个语文学习的入口,联动读写等,从而发展一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

其四,导向一个人的成长与思想成熟。作文关注生活,关注他人,这样的导向价值,必然可以促进一个人在价值观上的完善。

再说说作文的发展纬度。作文是语言形式,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口语化的表达转为书面语;课堂中的问答,也是基于问题的探究,并以语言形式呈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成果的呈现;专题研究的论文;阅读后的感受和评价;其他作文形式。

二、什么是作文教学和为什么教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领域包括阅读、写作两条主线,此外要有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特有领域的训练形式,具有独特性。

作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所以,在教学中客观存在双主体。即学的主体与教的主体。

作文本身是语言艺术形式,以文章形式呈现。这自然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即写作是一门技术。按照技术学习的流程,应该是这样的:教师教授方法,学生联系掌握技术,在反复训练中提升技能。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他们所需要的技术与经验,主要来源有四个:一是阅读中了解写作的规律,由文章反推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二是其他人关于写作的经验,这或许来自同伴,也或许来自专业人员的讲解;三是供学习写作的模板,这包括优秀作文,课文,以及其他写作范本;四是学生自己的作文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直接的感受。

这么看,教师给予学生的写作支持主要是辅助性的,无法取代学生的学习。这个作文具有局限性。也有人说,写作不可教也。

既然不可教,那么为什么还要教呢?

教学是学习的支持体系,我们要从教学服务需要出发提供帮助。学生在语言发展中有这么几个阶段:一是口语快速发展阶段。小学阶段,家长的看护与教育,构建起来一个密切的人际联系,即负责教养的专门人,他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名称,以及发生的事件,激发学生运用语言传达情意。于是,学生在这个阶段口语获得了高度发展。二是书面语初步接触和增长阶段。小学三年级之前,以阅读和识字为主渠道,学生增加了对于书面语的接触,而且了解到不同语言形式??词汇,句子,句群,语段,短文等。他们学会说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阶段的作文是写话和习作阶段。三是书面语发展初步成熟,尤其发展出叙述的优势。因为叙述需要基于观察来描述,与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的方式和习惯比较吻合。而且叙述类的文章比较浅显,也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于是这也是阅读主体,所以读写就比较吻合。四是书面语的综合性和艺术化表达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初步成熟,阅读也开始复杂化,多样化。因而,他们自觉出现了多样表达方式的运用。尤其在文学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也就出现了模仿写作的迹象。

导向和谐。因为作文需要人际交流,自然存在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的问题。作文沟通,需要达成的目的,就是促进人际和谐。在家庭、班级生活圈子里,重视作文交流,可以解决很对现实问题,密切人际关系。

导向思考。我们在现实生活里,有见闻,有思考,才有作文。作文不仅仅是成就一篇作文。因为要说给人听,就要说明白,还要有看法,这都需要有所思考。所以,作文或许改变的不仅仅是语言发展,还在学生学会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导向阅读。作文的根,长在三个地方:一是生活,二是阅读,三是内心。作文写生活,这是大家好理解的。作文要激活主体,形成自觉意识,这就是内心所在。作文还要关联阅读。阅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阅读提供写作经验,二是阅读提供写作样本,三是阅读审美或思考,也会直接形成作文??以此为思考的成果。

五、作文教学环节中的三个关键点:作文前的驱动,作文中的灵感,作文后的心理补偿

作文流程包括作文前,作文中,作文后。这三个阶段,体现了生活化作文的过程。

在作文前,最需要考虑的是作文驱动。谈到驱动,就需要我们思考:我有必要写作文吗?我为什么要写这篇作文呢?问题很简单。你听学生的回答:老师让写,他布置的作业,考试要考作文。等等。你发现没有在这些答案里,反映出一个观点,作文是任务,是强加给我的,我的写作是被动的。作文不是出自学生的需要,他也认识不到作文是生活里应用广泛的表达形式。

如何建立一个生活驱动的作文体系,这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老师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日记、随笔,班级日志等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事件,记录下来。这本身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还要有作文即说话,而且是与人倾诉的意识,这个话语习惯也很重要。在他爱与人笔谈,有了内驱力之后,作文的行为就可以延续下去了。

作文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比较多,而且有了差异。有的学生缺乏素材积累,有的没有写作思路,有的是缺乏良好的语言技巧,还有的是无法在平常的生活里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等等。所以,在过程中教师要提供专业化支持,这就是所谓的作文指导。作文指导,要采取协商方式,基于需要来指导。这个指导包括,提供思路上的点拨,方法上的引导,已经生活素材的撷取,主题的提炼等。

作文后,即作文的评价。作文的产品是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流通不一样。精神产品,作为以精神付出为形式的创造需要精神上的回馈。为此,我们需要认真考虑怎样满足学生的回馈心理。

在作文评价上我们做出了很对积极尝试,包括互批互改,自己批改等。这个思路还是局限在班级内的,伙伴交流。作文评价要增加效益,一定要在生活的大空间里,考虑建构良好的基于作文交流的人际关系。

大港五中互动态作文,就是考虑构建作文人际关系,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发展。

开一门课,叫《中学作文教学论》。怎么论一论呢?所以想到了关联作文教学的五个纬度的问题,与大家做一个讨论。

一、什么是作文和为什么要写作文

(一)什么是作文

作文,分动词性理解和名词性理解。动词性的名词,即理解为作者以语言表达方式曲折反映现实生活,也就是写作活动。名词性的作文,单指学生写作的作品。

由此我们抽取出作文的要素:写作主体,作者??学生;写作客体,现实生活;写作形式,书面语言。

学生写作与成年人的写作,即现实生活里应用性写作;与文学家的写作,即专业化的艺术化的写作是不一样的。

我们试着从三个作文要素??学生、生活与表达谈谈作文的特殊性。

首先看写作的主体??学生,他们有什么特殊的。至少看到学生是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作文能力。应该区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作文。由此也可以看出作文中体现了其成长与语言发展的过程。好了,是否可以概括作文的第一个特点了??这就是成长性。自然,作文不成熟、稚嫩也是正常现象。

此外看作文的生活反映,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生的生活也具有特殊性。学生熟悉的生活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与班级生活、社会生活的局部或微观。此外,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较多在自然,在自我上,所以他们对于生活较少关系,与家长、老师、同学等其实了解不多。而最大的短板还是社会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相对封闭,主要在学习生活里,没有实现充分的社会化。这也影响到他们在作文中所反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也是有限的。作文的素材挖掘要体现在:关于熟悉人的细节和精深了解;关于简单生活的内涵挖掘;关于故事的制造,主要依靠联想和想象;关于学习与阅读的积累运用在作文;关于自我的意识分析和把握。

最后看看语言要素。学生语言处于书面语言发展的初步阶段。这么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学生的语言有几个特点:一是词汇量还在不断增长阶段;二是表达的熟练程度与技巧运用不充分,病句多;三是学生语言的优势在口语而书面语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不够;四是学生语言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需要模板和指导。

通过作文的三要素分析,我们是否可以了解到作文具有特殊性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总结一下,包括:

1.作文是语言发展中,从口语过渡,形成并流发展的重要渠道。

2.文与人同样发展,作文离不开人的成长。作文需要区分学段,要经历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3.作文需要反映生活,而学生生活的主体是家庭、班级和学校,以及虚拟的生活情景。

4.作文的语言发展,离不开阅读与词汇积累,也需要掌握语言和文章模式,从模仿走向创新。

5.学生作文不同于成年人作文和作家作文。

(二)为什么写作文

这个问题很初级,是原点问题,却非常重要。研究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理解作文的价值,从而更好实现作文价值。

回到问题上,我们为什么要学生写作文?

可以从几个角度思考:

在学生作文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给予的写作指导也是不同的。其经验与学生的认知高度匹配。作文不单纯追求作文的提升,在作文的过程中,学生要融入阅读经验、生活经验,还要主动思考,运用情感,善于构建良好的价值观。这就在作文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我发展,包括发展阅读能力,实现社会化,增进与人交往能力等。教作文本身也是在育人。

三、作文教学中的四体论:本体论、生活论、主体论和个性论

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不同的认识观。主要表现为本体论、生活论、主体论和个性论。我们简称四论。

本体论,指的是文章论,即以为作文就是要写成文章,所以文章本身的规律,就是作文教学的内容。细分起来包括:知识、能力、技巧;语言、结构、内容、主题;文体、模式等。

生活论,指的是文章是生活的载体,即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才会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所以,主张作文要根植于生活。由此,强调在生活中的观察、体验、素材积累、生活里作文的广泛应用。

主体论,就是以为作文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写作文,所以主张恢复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既然学生是写作主体,那么我们要基于学生的需要组织写作教学。如此写作的兴趣、方法、习惯、评价、情绪、态度、价值观等就变得重要。研究写作的主体论,则要做到眼里心里有学生。

个性论,是基于主体论而提出的写作主张。以为作为是创造性劳动,是个体之于生活的主观性反映。因为这样的描述、评判和理解等一定是带有个性特点的。个性论不强调统一化,而以个性特点为作为的褒奖,以为有创造力的作文一定是个性化的。

四论主张,视角不同,各自看到了作文一个侧面的情况。所以我们以为四论的判断是有价值的。四论并不冲突,他们各占一个认识角度,体现了作文发展的规律。

我们需要把四论作为作文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从而构建起来一个思维的立体化的作文理论体系。

四、作文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作文教学的建构

作文不是一件制造产品。作文应用于考试,成为一间卖品,这极大窄化了作文的用途。尤其,在应试作文完全背离了真实性原则,单纯迎合阅卷的需要,为了博取高分数之时,作文就不在是语言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通道。

为此,我们需要基于作文的真实性存在,构建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这就是生态建立的初始目的。作文、学生、生活,这三者互相作用,成为一个语境,就是把作文根植于生活,成为学生发展需要的作文。作文生态环境的建设,这是作文教学的本质特点。

生态是一个场境,其包容者丰富和生动的生活,也有学生的生命成长,包括他的真实的作文表达。而这其中还有一些不可或缺的条件:其他的友伴,与学生进行作文对话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是一定存在的;教师是环境的建构和调控的主体,他也是最为重要的要素;此外,还有人把开放的网络中,可以实现交流的广域人流,也视为交际对象,从而构成作文的参与对象;在推演下去,学校的教师群,家长等都可以参与到作文环境的共建。

教师布置作文,学生独立写作,然后教师评点。这是一个传统的封闭的作文流程。这构成的对话关系是:师??生。这是一对多的体制。也就是学生为了老师写作,老师应对和批改多人作文。对于教师而言,这无疑是极大的负担。也因为如此,这个体制不具有普适性,而且效率不高。很多学生在作文的交际活动中得不到他们期待的心理补偿。

我们构建的生态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对话环境。它是一个较大空间,很多人参与其中,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是生活产品,也是应用在生活里的。这个作文就拜托了考试作文,教师命令作文的宿命,把作文的应用空间极大扩大,而且也是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这个作文才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所期待的达成作文。

生态作文要从作文要素的多个方面实现价值。这包括导向生活,导向人本,导向交际,导向和谐,导向思考,导向阅读等。

什么是导向生活。即看到学生的物理生活空间是难于改变的。家庭和班级两点一线,这个生活模式不可改变。那么我们就极大拓展现实存在的空间。这就包括在家庭生活和班级生活里,我们引导学生用笔记录,用眼观察,用心体验,把握生活里的精彩瞬间。作文的表达一定要追踪现实生活的改变,成为观察和记录的模式。这或许体现在家里生活里的点滴小事,班级生活里的变化??这是共同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同关注,以及社会生活的某些事件的关注和研讨。

什么是导向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作文在本质上就是说话,不过在形式上就是采用书面语。所以,可以把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这是最为便利的训练,也是作文的成长基点。此外引导学生发展自主意识,觉醒自我意识,在参与事实讨论中要把自己融入,有情感有体验有判断有评价等。如此,让学生看到作文不单纯表现在形成的文字上,还需要自己本身的主体参与,多方面的变化。

导向交际。作文是语言形式,具有应用价值,而其最为主要的应用价值就是人际交流。所以,不要漠视学生以作文交流的需要。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构建多个交流主体,他们的友伴、同学、老师、家长等。要有一个话语集体,共同关注学生的作文说什么,那么学生觉得被重视,作文有意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84835.html

相关阅读:语文教学:我们如何读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