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重要.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综合的结果,如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好奇心等等.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的学知识,创造性的用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消极的存储知识.
二、为什么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创新能力
21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师的职责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掌握各种学习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可见教育的方向就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离开了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
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注重考试成绩的应试教学;学生同样埋头于“题海”,“学”表现为单一、死板;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数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中学数学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和研究还很不够,而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给了我们尝试各种创新活动的途径、思想和方法,数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应当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任.对21世纪人才而言,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字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1)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因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培养创新意识.例子1:经常利用电视节目“开心辞典”“三星智力快车”等有关数学方面的题目.例“10个连续自然数,前五个数的和为80,则后五个数的和为多少”使学生理解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重视“提出问题”的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方式.
2.重视解应用题的教学,发展创新思维.
数学应用题是学生了解数学应用的一个窗口,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一种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保持程度就越高,为此中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解各类应用题,不能使数学应用沦落为一种僵硬的解题训练,要能以应用题为载体,充分挖掘题目中的现实生活原型,选择紧贴社会实际的典型问题深入分析,逐渐渗透,有意识地引导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验数学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新的潜能.
(1)运用趣题,培养兴趣,促进思维.创设有趣的数学问题,化枯燥为乐趣,让学生苦学变为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新.
例2古代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驴子和骡子一同走,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一样重的.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干吗?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所负担的就是你的两倍,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请同学们帮助驴子沾量一下,骡子说得有没有道理,如果有,请你帮驴子算一算他们各驮多少袋货物?
同学们纷纷讨论,提出解答方法,有不少同学思考到用列方程的方法去解决并提出不同设元,列出不同的方程,讨论探究所得结论是否有道理,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解法:设骡子驮着x袋,驴子驮着y袋,则可列出方程组
(2)设置开放式应用题,培养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分析,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思等开放式题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能力.
例3某商场计划拨款9万元从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每台1500元,乙种每台2100元,丙种每台2500元,(1)若商场同时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电视机共50台,用去9万元,请研究一下商场的进货方案.(2)若商场销售一台甲种电视机可获利150元,销售一台乙种电视机可获利200元,销售一台丙种电视机可获利250元,在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电视机的方案中,为使销售时获利最多,你选择哪种进货方案中,为使销售时获利最多,你选择哪种进货方案.(3)若商场准备用9万元同时购进三种不同的电视机50台,请你设计方案.
四、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诱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出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肯定.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由于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概括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总的策略.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极限思想等等.数学方法是人们分析处理数学问题的具体手段.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归纳法、综合法、变换角度法、类比法等等,因此教师应适当通过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增强其创新思维能力.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软件,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素材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可以将实物以照片、文字、表格、图形、字母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作好铺垫.比如:为了加深对乘方的理解,我采用生物中细胞分裂的实例,用细胞分裂图来展示细胞分裂过程,每个细胞每次分裂2个,2个又分裂为4个,如此下去就构成了2,4,8,……这样一组数,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数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以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让我们中学数学教师一起努力吧.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陶强恒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86633.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课后复习5步法提高成绩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