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邻水县九龙镇中 唐运东
最近,笔者听了一堂公开课《珍珠鸟》,授课老师以最末一段为基础,将其设计为剖析课文的主问题:找出关键句,体现作者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
公开课上,学生们将思考的重点集中在第一个问题上,罗列了一些词句阐述珍珠鸟从开始的“怕人”到后来对人“信赖”的原因。大家都认为,作者对珍珠鸟的细心呵护和真心关爱才是珍珠鸟转变的根本原因。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十分满意,并以此为基础,设法引导学生将讨论的重心转移到第二个问题上。遗憾的是,同学们的回答总是浮于思维表层,不能紧紧依托课文并紧密联系生活。公开课一度出现冷场,教师不得不牵着学生的鼻子,把答案硬塞给他们。
回答第一个问题只需要联系课文,对关键语句进一步提炼,再将其整合,便能完整回答。第二个问题则需要把思维的触角从课内伸向课外,拓宽思维的广度。当然回答第二个问题离不开对第一个问题的理解,只是两个问题之间,还需要设计过渡性问题,作为引桥,把学生的思考重心从第一个问题转移到第二个问题上。
再看看第二个问题: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回答该题,我们不能忘了题干中出现的“结合生活实际”“信赖”“往往”“美好境界”四个关键词。“结合生活实际”提示:首先要结合作者生活实际,其次结合读者生活实际。“信赖”提示:信赖之前戒备,信赖之后融洽。“往往”提示:不止一个美好境界。“美好境界”提示:找出描绘人与鸟和睦相处的画面。
逐个打开解答这个主问题的密码,我们才发现,回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插入第一个过渡性问题:珍珠鸟在消除戒备、充分信任作者后,出现了哪些美好的画面?学生的思维从回答第一个问题探究信赖产生的原因转移到搜寻信赖产生的结果时,要抓住课文中人鸟融洽相处的句段,体会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互为朋友的“美好境界”,这就是结合作者生活实际。这部梯子搭好,学生就能爬进课文,明白要模仿作者,具体描绘人与鸟之间其乐融融的美好画面,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评论或说明就大功告成。由此看来,结合作者生活实际是回答“结合读者生活实际”的基础。这时候,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文,不局限于与鸟为邻,善待鸟类之美好境界。不妨设计第二个过渡性问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除了人与鸟之间相互信赖,创造出美好境界之外,还有哪些地方人与物之间产生了美好的境界?
引桥有针对性地引向第二个问题,并具体圈定了回答问题的范围。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下,学生便知道如何打开思路,横向联系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等等。搭好梯子,学生便步步高升,由内到外,由此即彼,由表及里,由点到面,思维的深度、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探究性问题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不少教师往往粗放型地设计主问题,误以为没有“大一统”的问题就不是主问题。其实,主问题离不开次问题的衬托、铺垫。这些次问题所起的过渡或梯子作用,不可替代,它们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以人为本,作为主问题与学生之间的“媒人”,它们会消除学生对主问题的陌生感,不至于让学生回答无从下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89213.html
相关阅读:浅谈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