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思维定势,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或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思维定势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正确迁移,形成正确的学习经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错误的思维定势却相反。那么错误的思维定势是如何造成的呢?
第一:评价只强调局限性,而忽视了进步性
如对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政策(如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我们评价说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是害怕劳动人民等。得出这些结论的原因是用传统的阶级立场分析法,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但如能正确的分析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实事求是的分析,就不会得出这个不全面的结论。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正处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早期,所以反封建是当时革命的核心内容。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它要求对生产资料是绝对的私有制,不能容忍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尤其是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它严重的阻碍了当时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资产阶级提出的这些口号是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的,有利于当时正在进行的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斗争。并且当时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还不明显,反而是反封建的同盟军(如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力都是人民群众),对付共同的敌人封建地主阶级。同样,当时提出的另一些口号,如自由、平等、博爱等,也是在思想上反封建的产物,所以不应再加上那些什么虚伪性的标签,而应大胆的肯定它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是进步的。
又如中国近代史中,1861年清朝总理衙门设立。我们的教材只强调总理衙门的设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这容易对总理衙门形成一个偏解的思维定势。但如能全面的了解总理衙门的职权、运行,客观的加以评价:实际上总理衙门在推动当时的中国历史近代化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明清政府已被迫放弃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到近代外交的转变,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也使中国的封建体制开始有了近代化的影子。
第二:评价只强调进步性,而忽视了局限性
如世界近代史中关于印度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中内容之一:回到纺车去,提倡人民以手工纺织来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教材中是加以肯定的,而仔细分析,其实值得我们商榷。如果从反侵略和道德性的角度去分析,这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如果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呢,结论刚好相反。因为它反对的是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其结果只能使印度回到落后的封建社会中去,是不可取的历史倒退。
再如中国近代史对百团大战的评价。我们的教材给予充分的肯定: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带有全国性的伟大的战略意义,它加强了全国同胞对伟大胜利的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对于百团大战所取得的成就是无可非议的,笔者也没丝毫否定的意思。但对百团大战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是回避不了的,应弄清楚:它反而过早的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坚定了日军以主要兵力来巩固敌占区,对付八路军的方针;也使蒋介石对八路军怀有更大的戒心,直接导致了解放区在1941-1942年的困难时期。对此,我们的教材没有提及,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第三:评价只强调主观性,忽视了客观性
如中国近代史中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只强调主观性,而忽视了客观性。对主观上英国侵略者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严重的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使中国开始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但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客观影响和作用却没提及,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历史观。正如马克思所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完整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时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的空气便必然会解体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在马克思看来,旧中国的解体是件好事,是值得欢迎的事。而事实证明,在那些通商口岸,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顽强的自然经济逐渐开始瓦解,客观上推动着中国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提早产生和发展。
又如世界近代史中,对美国在19世纪20年代在美洲提出的门罗主义政策,在我们的高中教材中只强调其主观意图是想排斥列强,独霸美洲,使美洲成为美国人的美洲。但如能实事求是的分析美国的这一政策,却在客观上维护了美洲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暂时的主权完整,为当时正在进行的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四:评价只强调客观性,忽视了主观性
同样,评价只强调客观性,忽视主观性也同样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如对于中国东北现在是我国重工业中心的原因分析,就有人这样说中国东北工业有现在这样的发展,得感谢当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这个结论自然是错的。问题是怎样去进行批驳。中国东北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靠中国东北人民的辛勤劳动,虽然日本在殖民统治期间,对东北工业进行了一些投资和管理,确实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日本人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东北变为它进行侵略战争的基地,把中国东北的工业变为它战争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从东北掠夺了大量的工业原料、战略物资、劳动力和大量农产品等。所以这种观点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看到本质。
又如世界史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评价,教材中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完全不同,从一开始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评价并没有错,但容易给我们造成了这样一个错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如美英等参战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其实,在二战中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既得利益;而客观上又符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潮流。其实这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规律)的分析中得出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观目的。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识:课本内容是学习的主要依托,但不能学死,不能限制在课本的表述形式中;对课本中某些史实、观点、概念和结论等的不当或错误应能正确的分析对待,在分析中坚持以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衡量评价历史的惟一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予以客观公正的评述;同时要学会自己去寻找正确的规律和结论,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突破错误的思维定势。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要想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在,历史考试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 析题和问答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回答时要把相应的问题讲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层次清楚,最好分要点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解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只要你们对历史学习付出极大的热忱,有信心和决心,肯努力,讲求方法,你们一定能学好历史,并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791828.html
相关阅读:学习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