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的“血液”。没有水,就没有生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紧张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水资源利用水平低下、开发利用不平衡、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等矛盾突显出来。本文从中国水资源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中国水资源问题,继而提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探析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生产、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和关键因素。可以说,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所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有限的水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发展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水资源的现状
(一)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水平很低
据水利部水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平均年径流总量2.7115万亿立方米,年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立方米,扣除重复量,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万亿立方米。河川径流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94.4%。我国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1889万亿立方米,其中:45%转化为地表和地下水资源;55%消耗于蒸发。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平均径流深度约284mm,为世界平均值的90%,居世界第7位。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以占世界陆地面积7%的土地养育着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按耕地面积和人口数平均,却相当之少。我国每公顷耕地平均占有径流量为2832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数的80%。目前,我国人口己达12.5亿,每人年占有径流量仅为2260立方米,居世界第121位。相比而言,低于世界平均值的1/4,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二)水资源时空、地域分布极不均衡
首先,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表现在年际、年内变化大。年际间最大和最小径流的比值,长江以南中季河流在5以下;北方河流自然10以上。径流量的逐年变化存在着明显的丰平枯水期,可能出现连续数年为丰水年或枯水年的交替现象,径流年际变化大和连续丰枯交替出现,致使我国经常发生洪涝、干旱或连涝、连旱问题,对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水资源年内径流分配也不均衡。长江以南地区的降水,多出现在4~7月份;长江以北地区80%以上的降水,多出现在6~9月份;西南地区70%左右的降水,多集中在6~10月份。短期内径流过于集中,往往形成洪水,灾及人民。
其次,水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在南北、东西差距十分悬殊。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长江以北诸水系的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3.5%,其水资源总量却只占全国的19.1%,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面积占35.3%,水资源量仅占4.6%,干早缺水,己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水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均衡的特点,导致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常常出现资源性缺水;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是造成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和许多地区(包括南方地区),季节性缺水的根本原因。
(三)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水污染是人为与自然双重因素所致,是水资源领域的特殊灾害,致使水资源匮乏的形势更加严重,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顽症”。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全国的污废水排放量快速增长。
目前,全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1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库。全国污水排放量达到数百亿吨,80%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最为严重的是淮河、辽河、汾河、海河、白洋淀以及部分水库均被严重污染,南方的黄浦江、滇池等水体也被严重污染。全国约90%的城市水环境恶化,附近河流或河段己成为排污沟。可见,水质污染严重和水环境质量恶化加剧了水资源危机,并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因此,限制污水排放并使污水资源化,使水资源的利用走上良性循环己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制定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健全法制,以法治水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和保证。我们应看到,许多水质污染和水环境问题又与法制不健全,法规政策不完善及执法不严有关。因此,不仅要以法律形式明确行政主管部门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的地位、责任和权利,还应加快制定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以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核心,地方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分工负责,建立由水资源保护机构监督的水资源保护机制。
首先,要加强水法宣传教育,提高各级主管部门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能力,强化用水的法律意识和水利法制观念;其次,要建立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执行体系、程序和制度,积极研究和制定以水利产业政策为基础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再次,要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法,建立水质监测和评价制度。在法律法规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己实行多年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的部分条款也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需要加以修订。
(二)更新观念,转变认识,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在传统观念中,水一直被视为大自然赐给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们未能进行有偿的、有计划的、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保护水资源的观念极其淡薄。针对目前人们普遍缺乏节水意识,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高人们节约用水的自觉意识应充分认识到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彻底更新观念,要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伤害同时,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伤害,提高对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及保护水源的认识。加大节水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节水措施。在工业方面,可以通过改进落后的工艺,调整不合理的用水布局,以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提高重复用水率;在农业上可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低压管道灌水等,改变传统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渠系利用率;采用抗旱品种、培肥地力、精耕细作、巧用春墒和少耕、免耕法、覆盖栽培、保水剂等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在生活用水上应推广新型节水设备,并适当采取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减少用水浪费,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07546.html
相关阅读:高考地理复习龙卷风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