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以及翻译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在写作文过程中,总会用到很多的名言警句,孔子的名言被用到的几率更是非常大,小编整理一些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奋战在作文中的你。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一)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二)

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三)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四)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五)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六)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七)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八)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论语)

译文: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2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24、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译文: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九)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2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2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

译文: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孔子名言名句大全,想了解更多关于孔子名言名句大全的相关信息,请关注。,高中生的专属网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07801.html

相关阅读:旧课新读系列《过秦论》“史”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