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日益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国家教委颁布的《课改纲要》的基本理念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常规计算等基本技能都比较熟练。但传统的数学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一直以来,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遵循着“复习旧知识一导入新课一讲解例题一练习一布置作业”这一教学模式,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它忽视了学生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
2、教师教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过程中缺少师生互动交流和生生合作交流。迫于高考的压力,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应付考试,教师在教学中忙于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只是为了熟练掌握解题技巧而进行机械化的重复训练,数学课堂几乎无法展开讨论和交流。目前我国这种权威式的课堂教学,不仅缺少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沟通,缺少生生的合作和共建活动,也缺少对学生情感和个性品质的培养。由于数学学科知识逻辑性较强,思维含量较高,被动模仿和接受使学生感觉不到数学的实践价值和美学价值,也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激情。今天的课堂教学呼唤师生的教与学观念的转变,以使他们在教学交往互动中自主发展。
4、课后师生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反思。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学实践之后的总结己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而许多教师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和教学感悟。由于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忽视,很多学生也不善于对己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不善于对新旧知识进行横、纵迁移和类比,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对知识省悟和升华的机会。
二、关于高中数学探究教学的策略
1、立足探究本质,教学合理定位
虽然探究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方面有独特优势,但其缺陷也很突出,主要是:费时间、课堂秩序不易控制、评价难。探究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仍很明显,从传统讲授向探究转变的步伐仍十分缓慢,因此,过于强调探究式学习与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一样是错误的,包括探究教学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只有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合理搭配才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明智选择。
2、自主求索,积极体验
探究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有主动性和建构性。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求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力争自己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并在求索过程中积极感受、积极体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探究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强调让每个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条件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理想发展。积极体验对于学生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养成乐观向上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3、合作学习,民主讨论
社会性的互助可促进学习,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这样的合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沟通和合作可以帮助学习者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从他人的观点得到启发和补充,促使学习者意识到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别,对自己及他人的思维进行分析和鉴别,发展起自己的见解,并在合作的问题解决和讨论中检验、综合各种见解,通过合作可以为学习者探究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4、反思评价,主动建构
反思指的是理论发展和解题思维过程(概念形成的过程,定理发现的过程,论证定理或解题的思考过程,法则、方法和技巧使用的条件和背景的缘由)的再现,旨在通过这种思维过程的再现,澄清理论或解题方法是在怎样的数学思想或观念的指导下想出来的,这一点正是学习数学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是学习数学理论或解题方法的精华,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由此可见,加强反思能使学生洞察数学的本质,,提高同化层次,充分地吸收智力营养。
论文中心,作者:叶新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32577.html
相关阅读:2017年海南高考文科数学试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