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立意”-让学生拥有多维历史视角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唐代诗人杜牧说,"文以意为先",意思是要用立意或灵魂来主导文章的脉络与走向,最终写成的文章才能具有强烈的整体感。清代的思想家王夫之亦从反面论述了这个道理:"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核心,通过确立不同的教学立意,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视角看待历史问题和现象,在学生的心田播下多维的种子。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如何通过提炼教学立意,培养学生的多维视角。

一、以"求真求实"立意,培养学生视角多维化,走进真实的历史

想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首先需要尊重历史,追求历史的真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曾经说过,许多东西宁可悬疑,也不要硬下结论,要下结论,也最好由学生自己下。教师需要做的是,提供更多观点、角度和素材,减少形成偏见的可能。有时候,角度愈多,偏见可能愈少。换言之,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和历史故事以增强历史感,或者提供与教材结论不甚相同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全面多维地认识历史问题。

例如,在讲授"新文化运动"一课时,通过对教科书的直接阅读,我们会得出一种印象: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就是进步、爱国人士,持反对态度的则是腐朽、落后、愚昧之人。在一般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活动设计:假若你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面对某某等人的守旧复古思想,请你写一篇"战斗檄文"予以批判,你会表达怎样的观点?这样的设计本无可厚非,也是符合教材的价值观要求的。但是,我们的教学是让学生形成这种"非此即彼"的认识吗?当然不是。如何使学生理解历史境况中历史人物的立场,真实地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呢?这时问题的切入就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选择"守旧复古"派代表人物辜鸿铭为切入素材。首先,在介绍"新文化运动"概况时,补充对辜鸿铭的介绍: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既聘请了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任教,也聘请了那些在政治上顽固,或者思想上保守但在学术上有专长的人到北大任教,如辜鸿铭,蔡元培的观点是:"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至此,学生对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其次,在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设计问题,探讨辜鸿铭的立场。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中,辜鸿铭是白话文运动的反对者。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是一个用西方文化思想包装起来的学者,却为何如此保守?他有哪些更深层次的考虑?当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时,教师适时补充关于辜鸿铭的小故事——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地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蛮夷之邦。"

至此,学生逐渐对辜鸿铭的立场有了一份理解与同情——他愈是对西方文化了解得透彻,愈是对本民族文化爱得深沉。对于胡适等人的白话文运动给国人带来传统文化断层上的消极影响,他也曾早有预见。这样,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全貌和不足自然也就多了一份认识。

只有还原历史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彰显历史的魅力所在。本节课,笔者以辜鸿铭为线索,通过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希望学生在为"新文化运动"的斗士们喝彩的同时,也能认识到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具有的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他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所以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承认这一点,是对"新文化运动"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更是求真求实的史学态度的彰显。这就是本节课的立意所在。

二、以"直面现实"立意,培养学生多维度的思考能力,解决现实问题

历史学的内容主要是彰显过去,其教育功能却更多地指向现在和未来——以史为鉴,是历史学最重要的功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学生更需要对世界的了解与关注,真实感受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历史与个人的联系,让历史贴近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笔者在执教"富国强兵的秦国"一课时,首先思考的问题是:在当今深化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如何通过这节课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让学生在对商鞅变法结果的认识中联系现实,得出社会改革更高的目标是要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这个浅层次认识上。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将历史上的改革与今天的改革价值取向进行比较,笔者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一家之言"

教师: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商鞅变法的文章,来自香港文汇报的《亦有可闻:商鞅的富国之道》:"商鞅通过高税收、重刑罚、严户籍和'燔诗书'等诸多新政,把秦国百姓一举'打造'成为亦农亦战的机器——没有了财产、没有了自由、没有了思想的战争机器。就这样,商鞅变法一方面带来了国富,另一方面却带来了民贫;一方面带来了国强,另一方面却带来了民弱。"请同学们说说,这位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于这位作者的观点,你们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从文章中的极端观点导入,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还原历史"

教师: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地位和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从本单元教材中找出史料来证明吗?

史料自然也包括教科书上引用的资料,教师通过这个环节,一使学生明确史料的概念,二检阅学生阅读教材的目的性和细致程度。通过查找史料证明商鞅变法在富国强兵方面的积极作用,强化"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意识,同时证明了文汇报作者观点的部分正确性,为下一个环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第三环节:"众说纷纭"

教师:当然,我们的教材、文汇报作者的观点都仅是一家之言。古往今来,还有很多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对商鞅及其变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依次出示荀子、司马迁、王安石、苏轼的言论)这些人物的观点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这个问题的思考需要循序渐进,学生首先要解读出各人的观点,在分析综合之后得出结论:上述人物的观点分为基本肯定、基本否定、一分为二。尽管有人持否定态度,那也是从商鞅的性格等方面解释的,大家基本认可商鞅变法在富国强兵和富民强民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前人观点的方式驳斥文汇报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思维,增强判断力。

第四环节:"是非分明"

教师:同学们围绕"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看了很多观点,也谈了自己的见解。但是有一些问题我们还是要弄明白。第一,富与强的关系。大家说说看,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学生:在国富的基础上实现兵强。

教师:强离不开富……。国与民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针对文汇报观点)民贫、民弱是相对于国家而言,小农经济下的百姓生产能力有限,当然不能与国家相比;但是相对于他们原来的奴隶身份而言,他们成为了一个个自由经营的个体,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秦国强大的军队有了坚强的兵源保障,民强则国强。当然,国家保证了百姓生活的安定,百姓理应为国家承担相应的责任,有国才有家。

所以,文汇报作者的观点"国富同时带来民贫、国强同时带来民弱"过于极端,是不正确的。当然,商鞅变法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前面材料中提到商鞅刻薄、重刑、独断、无教化以致招怨天下,这些都是改革中不和谐的环节。尽管文汇报作者的观点过于极端,但提醒了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应处理好每一个环节。

历史教学应关注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课堂教学丰富而生动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探究历史,以多维的视角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的世界,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

三、以"开阔视野"立意,培养学生运用多元的视角打量历史、观照现实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可见,"开阔视野"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开阔学生的视野,笔者围绕下面一则材料进行了深度追问。

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各盟国正与法西斯轴心国鏖战激烈,各盟国之间合作气氛较好,对国际金融组织问题意见虽然有分歧,尚能和解。1945年5月和8月,德、日侵略者相继投降,东欧建立了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同苏联保持密切关系。但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苏联外交政策出现了新动向,这些不能不影响苏联对联合国及其所属国际金融机构所持态度。

——谭秉文《苏联和东欧国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设问一:苏联参会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苏联没有参加组织可能的原因又是什么?

在设问的基础上,教师追问:外交一直强调国家利益。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如果只顾及本国利益,不顾甚至伤害他国利益,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请举例说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各国不当处理造成的恶果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局限性的分析,得出认识:如果各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国乃至全人类的利益,最终自己也无法逃脱受损的命运,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设问二: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既然难以维系,为什么西方国家不各自为政,反而一定要重建一个世界货币体系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从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角度思考问题,联想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发展要求超越国家而向国际经济发展,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制。

设问三:今天,当世界经济依然深陷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中不能自拔时,你认为各国政府该如何处理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乃至人类利益的关系呢?

通过上述环节的讨论,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合作、和谐的重要性。教师适时展示原国家总理温家宝的话:"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中国,已经和世界的发展不可分割,我们必须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要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努力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发展中合作共赢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既要有全球眼光,又要有民族意识。

叶澜教授说过:"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的知识重点与难点。"历史课程的价值观目标亦要求我们回归到最基础的地方——从人性和常识出发,探讨历史教育怎样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作为历史教师,无论从哪个角度确定教学立意,为学生的发展夯实基础,一定是其最基本的出发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35353.html

相关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10大经典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