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专题主要是有关力的一些基础概念。对概念的学习,同学们很不重视。有学生认为,考试不会考这些概念,在这方面花时间不可取。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第一,考试不是不会考这些概念,而是不直接从记忆层面考,可以说只要是力学问题,几乎都从侧面考察了同学们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例如受力分析,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各种性质力的产生条件。第二,这些基础概念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石,学好它可以帮助你理解很多后续知识。此外,一位优秀的学生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基础概念中其实就蕴涵了重要的规律。反之,当你用重要规律去反思基础概念时,你对基础概念就有更透彻的理解。比如说,牛顿第一定律其实就从规律的角度概括了力的作用效果,或者说更具体地定义了力,而牛顿第三定律几乎可以认为就是力的定义。同学们,当你用科学的态度去学习,你就会发现物理学的简洁美、严密美、趣味美。
一、 力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很简单的句子,但又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值得研究。不妨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学习物理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一番,从字面上研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一) 力的四个特征
1、物质性。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离开了物体不能产生力,物质是力产生的必要条件。这是判断力存在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受力分析中可以克服“无中生有”的错误。
思考题:查阅相关资料辨析物体、物质、质量之间的概念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遇到电场、磁场的概念,那时会说它们是摸不到看不着的特殊物质,物理学家为什么这样认为?同学们,你不要忙着回答这个问题,等你阅读完整个力学知识乃至高中物理后,再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你有兴趣,可以试着回答,错了没有关系,还可以改正吗?
2、相互性。力必须在物体间发生,而且一般考虑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的作用。其中一个叫着施力物体,另一个叫着受力物体。力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亦是受力物体,只是在实际问题中,我们随着研究对象不同而明确确定它们。
3、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一般称为矢量。矢量的加减运算必须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而且只有加减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物理量才能称为矢量。力就是矢量。
思考题:1.根据矢量的严格定义,辨析即将学习或复习的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如位移、距离、功、磁通量等;2.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不一定是矢量,请举例说明。这个问题高二、高三的理科生可以作出回答。
4、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即力的独立性原理。这个性质要放到今后的练习、实验中去体会。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今后还会打交道。
(二)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在第三个专题中,我们研究的就是力的作用效果。它是整个高中物理的核心。下面强调提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观点。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思考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可以用物理量来描述的。那么高中物理共有那些物理量可以用来描写物体的运动状态呢?学完力学的同学必须能回答这个问题。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在下面我们要学习性质力,大小和方向是必须关注的。作用点之所以是力的要素之一,是因为作用点不同,那么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就可能不同。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漫漫领会。
思考题:力的表示方法如何?并比较两种表示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37540.html
相关阅读:物理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