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妮
兰绣娘是集市里最出名的绣娘。
那是个侗家集市,三天一场,表帽果肉,筐筐篓篓,简单,但断然少不得侗家那绣花鞋垫。
绣花鞋垫原是绣楼里的活儿,是侗家妹子躲在木窗底下,隔窗听着粗犷奔放的情歌偷偷绣
的。她们须得绣好十几双鞋垫,在成亲那天摆到新郎官的大堂上,向满堂亲友展示自己精巧的
绣工。
可眼下,侗家妹子哪个不到城里开过眼?满眼花花绿绿的,手飘了,绣出来的花儿鸟儿便压
不住,东倒西歪,模样笨拙。如此鞋垫怎捶得上新郎官的大堂呢?
集上就出现了专绣鞋垫的绣娘。还有了偷偷来请绣娘绣鞋垫的侗家腊汉,为的是怕媳妇儿
绣的鞋垫丢了他的脸面。
绣娘们大都是各寨里数一敷二的巧手,又成了亲,,<-'
定,手也穗。一个个头l
攘帽,耳吊银
环,身穿黑色的侗家百褶裙,端坐在绣篮的那一头,穿针抽绒,时不时拿眼角曝一瞟拥挤的人群。
若撞上饲末腊汉火辣辣的目光,便作势睦一眼,脸却热了,手里的彩线抽得更欢。
兰绣娘的绣篮就捶在集市口的梧桐树下。兰绣娘绣的花是鲜的,鸟是活的,九人见了九人
爱,十人见了十人夸。
兰绣娘还很年轻,二十出头,微黑薄红的鹅蛋脸光滑细腻,像一朵带着露水的山茶花,镶在
亮闪闪的银帽下。
没见过兰绣娘的男人来集上,却见有一个鬼精灵的小男孩,三岁模样,小手指小脚丫,在筐
篓间颠来跑去.又在隔邻板粟汉子的筐边玩板栗,奶声奶气地吆喝,卖——板栗喽!卖——鞋垫
喽!
你男人呢?咋没帮你挑个担?有人问兰绣娘。
兰绣娘停下绣活,绣花钟在针包上扎了两扎。那针包是一只废鞋垫,对折,插上各式针,便
成了。她有一个习惯,同别的绣娘一样在头上磨针,每绣一段,她便在针包上扎两扎,然后更快
地抽践。
这回兰绣娘没有更快地抽线,她桎着针,脸色暗下来,轻轻地说,死了。
问的人便噤了声。别人也不在地面前提起。
兰绣娘绣篮前的男人多了起来,原躲在远处的火辣辣的目光都明目张胆了,像一群蜜蜂,嗡
嗡地绕着兰绣娘转。他们兴冲冲地找各种借口请兰绣娘绣鞋垫,又都悻悻地离开。
只给女人绣,不给男人绣。这是兰绣娘的规矩。
内行的刘三不甘心,以为兰绣娘是害羞,便拉拉扯扯的。兰绣娘也不言语,扬起绣花针,针
头扎下去,刘三的脑袋便蔫了。
兰绣娘的眼角也从不瞟过往的男人,挺着腰,低着眉,彩绒穿梭,偶尔抬头看看云。云朵很
大,很白,悠悠飘向山外。
大姑娘束找兰绣娘,只需拿出鞋样,或者现场选剪一个。对好了鞋样,兰绣娘就说,下个集
采取。
下一集,兰绣娘早早就踩着露水挑竹篮来了。在捂桐树下放下担子,把绣篮和簸箕架在筐
上,再捶上一捆捆色彩斑斓的鞋垫。这些鞋垫都未完工,一律带着针线,垫口处还未收针呢。
姑娘来取货。
①妹子,绣几针,把心思收进去吧!
兰绣娘说着,把鞋垫针线递过去.
姑娘便红着脸,捏起生疏已久的绣花钟。
一天,兰绣娘的绣篮前突然来了一辆油亮亮的黑轿车,车上走下一个细高的年轻女子。那
女子穿着白色丝裙,眉间有颗朱砂痣,映衬着白皙如玉的瓜子脸,又清气,又贵气。
兰绣娘两眼一亮,嘴角掠过几许赞赏的笑意。
女子递来一只绣花鞋垫,是十加一的绣法,针脚极为精细。浅绿色的底,一只栩栩如生的凤
凰呼之欲出。
兰绣娘接过鞋垫,愣了愣,嘴边的笑意倏地隐去。
可配一只右边的么?女子盯着兰绣娘,轻声问。
兰绣娘没有回答,脸色苍白,轻轻地抚着彩风的翅膀。
卖——板栗喽!卖——鞋垫喽!是儿子奶声奶气的声音,还咯咯地笑。兰绣娘抬头望过
去,原来那小子正骑在板栗汉子的肩上,挥着小手乱吆喝。
可配么?女子再问,声音有些颤。
可——。下个集来取货。兰绣娘揉揉眼睛说。
黑轿车一溜烟走了。
兰绣娘颤着手,捧起针包,一根一根把针拔下来,把针包打开,清新扑面而来,一只色彩斑斓
的凤凰静卧于青草地之上。和那一只鞋垫,正好一对。
下个集,女子来取货。
兰绣娘递过去一对碧草彩凤鞋垫,其中有一只带着针线,尚未收口。
兰绣娘说,②妹子,绣几针,把心思收进去吧。
(节选自《那年花事》)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侗家集市是人物活动的背景,其中的衣帽果内、筐筐篓篓、板栗绣鞋等倜家特有的物产,
使小说充满了乡土气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味。
B
绣花鞋垫本来是侗家妹子在绣楼里隔着木窗,听情哥粗犷奔放的情歌偷偷绣好的,等到
两人成亲时摆在堂上,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绣工。
C
.集市上出现了专门绣花鞋垫的绣娘,原因是侗家妹子们都到城里开过眼,看过了花花世
界后,就不愿意再自己动手做这些针线活了。
D_
兰绣娘绣花鞋垫的时候,同别的绣娘一样,常常在头上磨针,还挺着腰、低着眉,很快地
抽线,这显示出兰绣娘的技艺很熟练。
E
.从黑轿车下来的女子,来到兰绣娘的面前,兰绣娘接过鞋垫后表情从笑意转为愣住,兰
绣娘不回答,脸色苍白,说明兰绣娘有着难言的心事。
(2)
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
(3)
小说在刻画兰绣娘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分)
(4)
小说两次写到—个小男孩,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设置这一人物的意图。
(8
分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45050.html
相关阅读:赵新《念想》阅读答案
《一块烫石头》阅读答案
《基督山伯爵》(节选)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隘口》
阅读《蒲公英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