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切学科都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数学也不例外。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找一些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既不要让他们感觉问题可笑,也不要让他们对要解决的问题无从下手;既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又要靠近课本,使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并掌握如何从生活中把要解决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新课标中,笔者体会到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例题生活化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离开了生活实际,也就失去了他懒以生存的载体,教学过程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如何从生活中领悟出数学问题,既要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懂得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教师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来实现。教会学生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潜智。新课程从概念的形成原理、方法的归纳特点、知识的运用方式等方面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是,如何有效合理地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随着理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方法也将不断改变。所以,从兴趣到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例题的时候,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到与他们更近。
  
  例题:我公司计划五一期间组织部分成员去张家界旅游。甲、乙两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且组织到张家界旅游的价格都是每人180元。为促进旅游发展,甲旅行社表示可给予每位游客七五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先免去两位游客的旅游费用,其余游客八折优惠。我们应怎样选择,使支付的旅游总费用较少?
  
  教师:根据旅行社给的条件,你会如何选择呢?
  
  学生1: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来确定选择哪家旅行社。
  
  教师:我们将如何确定呢?
  
  学生2:分析:设去旅游的成员为x人。则:
  
  y甲=180×0.75×x,y乙=(x-2)×180×0.8
  
  当y甲=y乙时,即180×0.75×x=(x-2)×180×0.8,x=32,都可选;
  
  当y甲>y乙时,得x<32,选乙;当y甲<y乙时,得x>32,选甲。
  
  本题的关键是要确定参加旅游的成员人数,从而决定选择哪家旅行社。要分情况讨论。
  
  二、从生活中走进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长久的数学兴趣,是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把教材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让全班同学来解决,通过热烈的讨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一定会有很多同学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努力去解决问题,给课堂创造一种活跃的气氛——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会带动其他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同学。再对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用数学史、数学故事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数学在美学中的应用也会使同学们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里,教师一定要付出极大的辛苦。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51965.html

相关阅读:数学考高分不需多高智商 只要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