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应怎样做作业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为什么要做作业?

  第一,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

  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觉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

  如果作业做得很顺利,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得不错。相反,则说明这一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调整。

  有的学生在回忆考试失败的教训时说,自以为知识已经学懂了,作业可以不做或少做了,因此经常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这样对自己学习的真实情况就缺乏验证和了解,还盲目乐观,结果在考试时(实质上是定时间的独立作业)就一败涂地。

  第二,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课堂学习,对新概念、新原理可以初步掌握。可是对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如何应用这些新知识,还不太清楚,而做作业正是对知识的具体应用,使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准确、灵活和充实,使新知识不再是一种空洞的条文或死板的公式。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也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

  做作业还可以使知识不断地得到巩固,因为学到的知识,用得越多,保持得就越持久。

  例如,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边角边公理、角边角公理、边边边定理,大家一般都记得很牢,有的甚至到中学毕业后几十年仍然记得,什么原因呢?可能是因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几何作业做得比较多的缘故。

  第三,可以提高思维能力

  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

  第四,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

  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下面讲一下做作业的注意事项:

  (一)习题的分类及意义

  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习题可以有许多分类办法。

  根据习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做习题的时间,可以把习题分为:

  (1)课后习题

  这是指每节课所留的作业。这种作业题知识面窄,针对性强(当然是针对刚在课上学到的知识),难度比较小,这些作业题是比较容易完成的。

  课后习题属于基础题,是解答综合性习题的“细胞”。认真做好了这些习题,将来才有可能去突破综合性更强的难题。因此对这类课后习题,要深入钻研,精益求精,达到熟练的地步。

  (2)单元习题

  单元习题指的是每章后面的习题。这些习题的知识范围涉及全章,有的还要联系到前面的章节,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做了单元习题,可以把分节学到的知识有机地贯穿起来,使知识初步形成系统化。

  一般在进行完阶段复习或专题复习后,使知识初步达到系统化的水平,这时再来做单元习题就会顺手得多。

  做单元习题也是对阶段复习或专题复习效果的一种检测办法。

  (3)总复习题

  一般在书的最后部分。当然,更多的总复习题是老师在期末考试、毕业考试或升学考试之前,精心选择或编制的。

  这类题目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有的要用到整本书,甚至几本书的知识,有的还要跨学科。

  总复习题,一般是在总复习时做,也就是在知识初步系统化以后,再来做总复习题。这时已经是站在知识的全局和整体的高度上思考了,所以做起总复习题也就比较容易了。

  凡是自认为知识已达到系统化的学生,不妨做点总复习题,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有没有达到系统化的水平。由于总复习题综合性强,涉及知识范围广泛,所以做适量的总复习题,可以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知识之网”的形成。

  总之,做总复习题,可以检验掌握知识的水平,可以促进知识系统化的形成。

  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样内容的题目,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出现。例如,化学题目可以分为: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鉴别题、改错题、问答题等等。选择题、改错题和是非题要以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计算题则从量的角度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问答题可以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文字表达能力。

  了解了不同题型的作用,就应当自觉地去练习各种形式的习题,使自己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

  实际上,根据知识的内容,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习题进行分类,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做作业的过程

  (1)做作业前的准备

  做作业不是一项孤立的学习活动。从做作业的角度看,预习、上课和课后复习,就是做作业的准备工作。通过预习、上课和课后复习,领会并巩固了知识,这才有条件在做作业时,独立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有的学生作业迟迟完不成,究其原因,就是在做作业之前的学习环节上“欠了债”,结果欲速则不达,甚至还要返工,成了低效率的作业。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前面的学习阶段偷工减料,必将在后边做作业时受到“惩罚”。

  当作业做不出来时,要认真地检查一下,前面哪个学习环节出了问题?原因是什么?并及时加以解决。

  (2)审题

  审题要解决三个问题。

  ①要看得准确

  就是说,不要把题目看错了。实际上,因为看错题而做错题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老师出了个作文题目“我和我的老师”作为寒假作业,作文时间本来很充足,不少学生写完以后也很得意,可是发下作文本一看,成绩很低、为什么呢?不切题。因为根据题意应当写三点:写老师、写我、写我和老师的关系。这三个方面,重点应写我和老师的关系。可有不少学生只写了“老师”,因而就不切题了。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写成的文章,结果不合题意,问题就出在审题上。

  在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时,把重量看成质量,把石灰石看成生石灰,把氧化铁看成氧化亚铁……这类看错题的现象,比比皆是。考试时,不少学生交卷以后才发现,由于审题的错误,造成了一步错、步步错、全题皆错的后果。做了无效劳动,丢了很多分,心里自然十分难受。不过,这些学生应该接受教训,认识到考试时的审题错误,正是平时做作业不认真审题而结出的苦果。

  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很多。

  有的是单纯任务观点太强,做作业图快,不讲质量,以致忙中有错;有的是对概念或原理掌握得不好,分辨不清,以致张冠李戴,造成错误;有的语文水平太低,看不懂题,如把异同点理解为不同点,使题目少答了一半;有的喜欢套题目,结果往往把貌似而实质不同的题目看成是自己头脑中的那些固有的题型,以致所答非所问等等。

  解决好审题问题,要有一个过程,但应当认识到:看题时,认真、沉着、冷静十分重要,这样做从表面看来是慢了,实质上这个慢正孕育着真正的“快”。

  一定要客观地、原原本本地、稳稳当当地把题意搞清楚,这是审好题目的第一步。如能做到不看题,就能记住题目要点,那就更好了。

  ②要分得清楚

  什么叫分得清楚呢?就是要善于“解剖”一道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综合题。

  要善于把一道习题分解成各个部分,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各种已知、未知和潜在的已知条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化大为小,把问题逐步解决。不耐心地对习题进行“解剖”分析,就会因无从下手而一筹莫展。

  ③要联得起来

  联得起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分析题目的基础上,能将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能把题目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也能与过去解题时用过的有关思路和方法联系起来。

  联系有关的旧知识,运用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就可以发掘出很多潜在的条件,为解决问题打开了通道。

  有些学生之所以解不出习题,就是因为有关的旧知识没有学好,不能使之联系起来的缘故。

  如果能把题目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那么,只要抓住了关键的部分,就可以凭着这种联系,使问题一个一个地得到解决。如几何中常用的综合法和分析法,就是把已知和未知一步一步联系起来的解题法。

  如果能联系起过去解题时用过的思路和方法,就可以把不熟悉的题目转化为熟悉的题目,从而找到共同点,解题时有如轻车熟路,使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平时做作业后,善于比较归类,那么在做题时,就容易和过去用过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联系起来。如果平时做作业后,不善于比较归类,那么这种联系就难以建立起来。

  有时因为题目比较复杂,为了思考方便,可以把审题的过程画成简图,这样使思考有了支撑点,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这对于分析问题,寻找联系点十分有利。实际上这正是运用学过的有关知识,对题目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经过这番工作,解题的捷径就容易展现在纸上了。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66990.html

相关阅读:高中物理知识点:晶体的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