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文学类文本《失败》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小说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失败 李培俊 早上起来,刚刚坐上饭桌,改革就说,妈,工作的事我自己跑吧。你为我操了几十年心了,我也该出去闯闯了。 母亲惊讶地看了改革好一会,看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失败
李培俊
早上起来,刚刚坐上饭桌,改革就说,妈,工作的事我自己跑吧。你为我操了几十年心了,我也该出去闯闯了。
  母亲惊讶地看了改革好一会,看着看着,母亲的眼睛便有些湿漉漉的。他就有些慌恐,连忙说,妈,我说错什么了吗?
  没有,母亲说,你没有说错,我们的改革长大了,是该出去闯闯了。
  但是改革还是看出来,母亲真正的意思并没有说出来。
  母亲是个好母亲。当别人的家长为孩子上个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跑断腿,操碎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难达目的的时候,改革的母亲却不费吹灰之力,把他送进了全市最好的学校。
  二十几年了,无论大事小事,改革都习惯于听从母亲的安排,他的一切都是母亲替他包办的。他知道母亲是为他好。上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本来改革要报考中文系,实现从小当作家的梦想。可母亲说,儿子,你傻不傻呀,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谁还愿意当作家?谁说谁是作家比骂这个人阳痿还要入骨三分。母亲一言九鼎,改革便报考了没多少人愿上的政教系。
  改革今年大学毕业,工作的事自然不用他操心,早在他还坐在教室里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母亲已经为他安排了去处。回来当天,母亲就说,儿子,你工作的事已经定了,市委组织部,过几天就去上班吧。
  现在的岗位职位往往是僧多粥少,这是中国的现状,也是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改革能够谋到这么好的单位,是多少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改革当然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组织部是发官帽的地方,手里提着官帽,何愁戴不到自己儿子头上?
  如果不是母亲的安排,改革也许就顺顺当当地去上班了,先当个科员,然后一步一步地攀爬上去,由副科到正科,然后副处,弄得好了,往上再上几个台阶也未可知。
  可这次改革不想再听从母亲的安排,这与这个岗位本身无关。他觉得自己已经22
岁了,凡事应该有自己的主张,自己该作上一回主了。
  于是,改革在饭桌上宣布:从今天起,他要出去自己求职了。
  母亲无可无不可的,浅浅地笑笑点了点头。送他出门的时候还含意不明地又笑了笑,轻轻地在他肩膀上拍了几下,放他走了。
  市晚报社看过他的学历证明,对他十分满意,让他填过一应表格,总编让他回家等消息,说是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临走,还把他送到楼下,才握手告别。
  走出报社大门,是一派明亮得有些不太真实的阳光,走在阳光里,改革就想,求职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不,一说就成了嘛。
  但是改革高兴得过早了一些,当天晚上他正躺着看书,接到了晚报社总编的电话,很抱歉地告诉他,报社暂时没有编制,还不能接受他。改革问总编,昨天你不是黑籽红瓤地答应得好好的吗?怎么只隔了一天就变卦了?
  总编支支吾吾地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第二天改革又去了电视台,照样答应录用,照样又是变卦。不过电视台的电话打得晚了一天,但内容和报社大同小异。
  改革退而求其次,把求职的目标定位在企业。他想,行政事业单位有编制,企业总没有所谓的编制吧。哪怕去当个小办事员,写个材料,出出板报,哪怕给头们打水扫地,也算是自己找的工作。
  但是,问遍全市的企业,仍然没有哪个企业接受他,都说人满为患,下岗职工还没法安排哩。
  母亲从不问改革求职的事,一个字都不提。但他知道母亲是关心这个事的,只是不说到嘴上而已。
  这天,筋疲力尽的改革回到家里,母亲破天荒地问起他求职的事。母亲说,怎么样了?
  改革摇摇头。母亲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办?他说,我不知道。母亲叹了口气,以商量的口气说,不行了先到组织部去上班?
  到底去不去上班呢?改革觉得这一次的自己的确失败了。他知道,他是败在了母亲手上,他的事是要由母亲来做主的。因为母亲既是母亲,同时也是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
但是……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尽管从小到大都是母亲替他打理一切,但当大学毕业后,改革不想再听从
母亲的安排,想自己找工作,这说明他有自谋职业的自信和勇气。
B
、改革的母亲虽然在开始什么事情都替儿子安排好了,但她在儿子想自己找
工作时,却完全没有干涉,是一位非常大度、比较开明的母亲
C.
小说结尾以改革找工作的失败而告终,这一安排出乎意料,直接再现了当
今社会所存在的官员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的灰暗现实。
D.
小说的主人公以“
改革”
命名具有一定的深意,改革毕业后想要凭借自己
的能力谋取职位,如果没有母亲的重重阻挠,他一定会如愿的。
E.
这篇小说既表现了当今中国一些父母对孩子成长的不当做法和影响,也侧
面反映了个别官员滥施权威的问题,蕴含着作者对现实问题的优思。
(2)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3)
小说在刻画改革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
)小说的结尾以改革的失败而告终,你觉得改革会同意母亲的意见去组织部上班
吗?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说明理由。
(8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25
分)
(2
)(6
分)
第一问:明线是儿子改革到处找工作,处处碰壁;(1
分)暗线是母亲处处设绊,使得儿子一次也不能成功。(2
分)
第二问:①
明线写改革到处找工作,说明他确实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说明了他有一定的能力,他也很努力地去争取了;(1
分)②
暗线写母亲在背后做“
工作”
,显示出官员权力之大;(1
分)③
明线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语言更为简练,也留给了读者一定的思考空间。(1
分)
(3
)(6
分)①
有一定的自信和勇气。通过他自己去找工作的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②
具备一定的能力。市晚报社看过他的学历证明,对他十分满意;电视台开始也答应录用他;③
对母亲尊敬体谅。跟母亲说,你为我操了几十年心了,我也该出去闯闯了; 母亲的眼睛有些湿漉漉的,他就有些慌恐,连忙说,妈,我说错什么了吗? (1
点2
分,答出3
点给6
分,若答其它,言之成理也可)
(4
)(8
分)
第一种答案:会。①
改革从小到大,习惯于听从母亲的安排,他的一切都是母亲替他包办的。②
他已经很努力地去找工作了,但没有找到工作。③
他对母亲很顺从,很感激。④
市委组织部也是个很好的去处,他没有很强硬的性格。(1
点2
分,共8
分。写出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第二种答案:不会。①
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自己找工作。②
他具备一定的能力。③
在本市找不到工作,可以跳出本市找。④
结尾的“
但是”
也表示故事会出现转折,失败不一定是永远的。(1
点2
分,共8
分。写出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67621.html

相关阅读:契诃夫小说《勋章》阅读答案
节选自凯特?肖班《一小时的故事》阅读答案
《迟来的偿还 周海亮》阅读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蔡元培先生行止》
耿翔《有泪水的牲口》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