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园执教,有芬芳桃李,也有苦涩青果。有人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学生亦然,优秀的学生有很多共性,如良好的心态、形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骄不躁、不弃不馁,而学困生成绩不佳则各有各的原因。下面,我具体探讨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一、学生的学习成绩要由学生的学习热情来决定,此所谓“心”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心灵深处的渴求、是发自肺腑的企望、是人生精神发展的需要。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倍受推崇和赞扬的。当兴趣融入生命,和呼吸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须,那么人在某一方面的成就就不可同日而语。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说:“诗书寂寞友,草莽患难友,笔砚生死友。”白石先生爱画、痴画,以笔砚为生死相依的朋友,正是这种执着和痴迷,先生的成就是许多人难望其背项的;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在带领友人参观自己的作品时,发现作品中存在纰漏而动手修改,达到忘我的境界,在完工后险些将友人锁在房中;达尔文因痴于观察动物,被当作“疯子”,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人类才得以认识自己的近亲——猿。
1.学科的自身魅力
每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魅力,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发掘教材的魅力,让自己的教学有趣、完美,能有机结合实际,应用于实际,这样学生才能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发挥,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提高。
2.教师的人格魅力
韩愈先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有些偏悖,不够全面。讲台即舞台,作为特殊演员的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学生亲近你,喜欢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同时教师也是距离学生最近的学习对象,教师的言行是学生行为的标杆,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因此,教师必须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的表扬鼓励
赏识教育已为广大教育者所认可,教师和亲友的赏识,会让学生有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这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也是学生拥有学习热情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好学生的这份热情,并加以诱导,使其成为促进学生不断钻研,不断前进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恰当地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得到必须的学习信心和热情,成为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二、学生的学业成绩取决于质疑发问、交流合作能力,此所谓“口”动
中国古时就有“做学问”的说法,是指在学习中不仅要学,还要会问、敢问、不耻下问。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流,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流,就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交流与合作已成为现代社会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快捷生活方式的一种必备的素质。学生的质疑与交流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首先要消除课堂中的隐性霸权,根除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评判者的现象,消除课堂中的“一言堂”现象,让学生有发言的权力;其次要给课堂充足的留白,让学生有交流合作的机会;最后要推广“简约型”课堂,让学生有发言的时间。
2.建立宽松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要彻底改变权威形象,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敢说;其次,要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想说;最后,要养成习惯,让学生在发言之后得到充分的肯定。当学习环境建立起来后,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不因语误、语病而被耻笑;不因逻辑、道理的错误而受到指责与批评。
3.建立学习小组
由于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思想意识与成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更倾向于与自己年龄相仿、知识能力相近、思维意识相同的小伙伴交流,所以建立学习小组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建立学习小组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知识能力相仿,可以给每个人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权力;
(2)性格互补,可以平衡学生之间的关系;
(3)优差相交,可以形成“帮带”,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形成,同时可以在交流合作中取得共赢。
4.尝试“学习—点拔—总结”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确定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学,而后交流,对知识形成初步认识;接着教师点拔重点、难点,让学生总结归纳,彻底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76065.html
相关阅读:数学原来也有顺口溜,想提分,没你想的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