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1
题。(
18
分)
莽遣中郎将蔺苞、副校尉戴级将兵万骑,多赍珍宝至云中塞下,诏诱呼韩邪诸子,欲以次拜为十五单于。苞、级使译出塞,诱呼左犁污王咸、咸子登、助三人至。至则胁拜咸为孝单于,助为顺单于,皆厚加赏赐;传送助、登长安。莽封苞为宣威公,拜为虎牙将军;封级为扬威公,拜为虎贲将军。单于闻之,怒曰:
“
先单于受汉宣帝恩,不可负也。今天子非宣帝子孙,何以得立!
”
遣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呼卢訾及左贤王乐将兵入云中益寿塞,大杀吏民。是后,单于历告左右部都尉、诸边王入塞寇盗,大辈万余,中辈数千,少者数百,杀雁门、朔方太守、郡尉,略吏民畜产,不可胜数,缘边虚耗。
是时诸将在边,以大众未集,未敢出击匈奴。讨秽将军严尤谏曰:
“
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驱之而已,故天下称明,是为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今天下遭阳九之厄
①
,比饥馑,西北边尤甚。发三十万众,具三百日粮,东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后乃备。计其道里,一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师老械弊,势不可用,此一难也。边既空虚,不能奉军粮,内调郡国,不相及属,此二难也。计一人三百日食,用十八斛,非牛力不能胜;牛又自当赍食,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卤,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军出未满百日,牛必物故且尽,余粮尚多,人不能负,此三难也。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风,多赍釜、薪炭,重不可胜,食饮水,以历四时,师有疾疫之忧,是故前世伐胡不过百日,非不欲久,势力不能,此四难也。辎重自随,则轻锐者少,不得疾行,虏徐遁逃,势不能及。幸而逢虏,又累辎重;如遇险阻,衔尾相随,虏要遮前后,危殆不测,此五难也。大用民力,功不可必立,臣伏忧之!今既发兵,宜纵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击,且以创艾胡虏。
”
莽不听尤言,转兵谷如故,天下骚动。数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矣。(选自《资治通鉴
•
汉纪二十九王莽中始三》)
①
阳九之厄:指灾难之或厄运。
1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多赍珍宝至云中塞下
赍:携带
B
.兵连祸结三十余,中国罢耗
罢:通
“
疲
”
C
.以往事揆之
揆:揣度,估量
D
.虏要遮前后
要:如要,要是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是时诸将在边,以大众未集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
.命将征之,尽境而还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
.南取江、淮,然后乃备
而后乃今将图南
D
.军出未满百日,牛必物故且尽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有相同意义的一项是
A
.历告左右部都尉、诸边王入塞寇盗
B
.疆境既完,中国内竭
C
.兵先至者聚居暴露
D
.令臣尤等深入霆击
2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莽当政后,对北方匈奴政权采取了拉拢分化政策,让蔺苞、戴级用丰厚的珍宝招诱呼韩邪部并加封官爵,试图割裂其势力,因而激怒了单于,给边关带来了灾祸。
B
.北方边境的汉与外民族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汉代以前的历代执政者处理这一矛盾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做得最差的是秦始皇,较好的是周宣王,然而都没有解决双方的对立,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C
.要发兵征讨边关,王莽政权势必面临一系列的难题,而这些难题的核心是军用物资的征集和调运。讨秽将军严尤清醒地认识到严峻的现实,以致俯卧床榻也深深忧虑,所以向王莽真诚直谏。
D
.通过本文中的事实和古今更多的史实可以看出,在封建统治时代,要达成中外民族的和解,双方统治阶级之间的相互认可和和解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79000.html
相关阅读:《张纲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子贡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花云,怀远人》阅读答案
“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阅读答案及解析
《河渠书》学案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