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家的爱国情怀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暂且撇开以前的不谈,近代以来,有多少先进分子和志士仁人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可歌可泣,又有多少先进分子和志士仁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呕心沥血,坚韧不拔,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同样可歌可泣。中国的化学家,为了祖国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下面我们举例式地描述几位化学家的事迹。
  
  中国著名化学家、化工专家侯德榜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侯德榜生于1890年,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外国列强在中国土地上的霸道行为,他认为外国列强之所以敢欺负中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技术先进,因此,中国要想不受人家欺负,就要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我国知识界的“科学救国”思想是在辛亥革命以后产生的。辛亥革命以前,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变法维新,但是这些都失败了。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结束了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后,一方面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革命斗争日益高涨,另一方面中国仍然落后,国内政治局势混乱,在许多知识分子和留学生中间,尤其是在学习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中间,逐渐产生了科学可以救国的思想。他们要用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救国。这表示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他们要投身到救国的事业中去。因此,对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来说,“科学救国”的思想是一种爱国思想。“科学救国”代表了一些科学家寻求救国道路的一种想法,许多人抱着这种想法去尝试、去实践、去奋斗。他们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带回祖国,对发展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起了积极作用。
  
  诚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仅仅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是难以实现救国的愿望的。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于中国人寻求救国的道路,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他写道:“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东西很可以救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①历史已经证明,在旧中国仅仅依靠科学是救不了国的。但是,对于那些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的“科学救国”的爱国热情是应当肯定的。
  
  侯德榜抱着“科学救国”的志向,曾留学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或研究。当他从著名实业家范旭东给他的信中得知,祖国需要他回来创办制碱业的时候,他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制碱事业,毅然回国。在塘沽筹建永利碱厂的过程中,侯德榜不仅遇到了技术上的困难,而且受到洋人的讽刺和蔑视。侯德榜下定决心,与同伴一起攻克技术难关,终于解决了技术问题。在以后的岁月里,侯德榜与范旭东合作兴办硫酸铵厂,并始终保持了研究和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抗日战争中,硫酸铵厂成了抗击日寇的军工厂。抗日战争胜利后,侯德榜又为归还被日本侵略者拆走的铵厂装备而奔走,经过斗争终于如愿以偿。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81772.html

相关阅读: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