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放在了突出地位,强调在学科领域,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其目的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数学探究性学习及主要特点数学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观察数学事实出发,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类比、归纳、猜想、证明或通过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寻找适当的数学规律或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其主要特点如下:

  1、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的提出”。学生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易于激发其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情境的探索,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已解决的问题又成为提出新问题的情境,从而引发在深一层次上去提出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最终达到问题解决。2、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能够独立获取知识,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不断地进行猜想、论证、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并逐步形成研究科学的积极态度;教师将由过去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不再包办一切。3、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了探索问题的兴趣,与别人交往的欲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课堂探索性学习的模式构建1、“情境式”问题提出数学情境是指具有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因此,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是数学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当创设的数学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在内容上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学生才能在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适当的引导,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可见,应把质疑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2、“发现式”问题探究数学发现是数学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发现就没有证明。但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是重证明而轻发现的,这显然是数学“演绎”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者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恰当的素材,主动探究发现,其一般程序为:观察??试探??思索??猜想??证明。这种程序适应于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过程的教学,体现学生参与发现过程的主体地位,注意了发现知识的策略和方法培养。

  3、“开放式”问题变换开放题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方法唯一、答案唯一,这就吸引学生不依赖教师和书本,独立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各种各样的答案,可使学生在解题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和创造性的心理态势,对数学本质产生一种新的顿悟,进而生动活泼地参与“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开放式”问题也将成为必然,它可作为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载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构建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活动,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转向学生思维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合作式”问题交流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使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侧面,而不存在完全相同标准的理解,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达到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通过学习者合作可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合作学习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三、数学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来自于自我内在的需要,决定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起点,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设计成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动学生主动探索。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使其产生矛盾心理。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进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制造矛盾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去思考,逐步引入佳境。

  2、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学习数学知识应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调动学生主动从事观察、猜测、讨论、交流等学生活动。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主动去学习、探究。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力争做到:新知让学生主动探索,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学,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规律让学生寻找,结论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

  3、合作交流,确保探究性学习顺利开展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探究性学习积极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合作、竞争等现代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也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探究教学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并培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探究学习不是先将数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实验、调查、收集资料、猜想、论证等,自己得出数学规律或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对数学的新的认识,并培养数学探究的能力。通过数学探究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数学知识的联系,从而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更容易激活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刘阳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891800.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各题型备考策略归纳:立体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