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村初级中学数学学困生成因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陵水县光坡初级中学 陈凌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学生自身、教师、教材、家庭、社会等五方面进行阐述;并从教师、学生等方面着手探讨适合农村数学教学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措施

  义务教育的实行,初中教育对象由选拔择优转变为全部小学毕业生,不仅增加了初中学生数量,更主要的是扩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数学教师而言,解决好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目前的农村中学,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大,研究这类学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数学学困生的特征

  数学学困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表现在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2、学习品质差。学习品质一般指学习认真、踏实、勤奋、自觉的创造过程。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不稳定的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起伏不定。其结果是态度消极,敷衍应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3、参与意识不强。这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妨碍了学生知识形成的系统性。同时,没有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结论终究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概念。因而在使用知识时往往会出现"知识断层"现象。

  二、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由家庭的、由社会的、由智力方面的、也由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

  ?1、来自学生

  首先,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如:轴对称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分不清哪个概念是研究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概念是研究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更不会画图形的对称性;又如,学困生对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容易记错混淆;其次,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程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最后,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也比较大,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来自教师

  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考试竟争激烈,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数学,数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习指导。特别是初中二年级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并且学生正处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度的关键时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思维方式,有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教材的要求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学方法单一,对学困生缺乏爱心,乃至挫伤他们的至尊心,致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3、来自教材

  与小学教材相比,初中数学教材结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新课程教材(北师大版、华师大版、人教版、浙教版),新教材要比旧教材更新颖、更有灵活性,但有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合理化,如:七八年级每册最后一章有点重复感,没有梯度;平行四边形知识涉及到许多三角形全等知识,而旧教材把全等知识编排在初三,教学时学困生对知识的饿理解与掌握就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就造成了他们连续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积累,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的分化。

  4、来自家庭

  在农村中学,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凭,有的只是小学文化。他们的素质不是很高,管理子女的学习状况只是问有无作业,主动来校了解子女读书情况不多;有的家长来校只是问孩子生活上的情况,很少主动向老师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不要说检查子女的家庭作业完成的如何,也谈不上辅导子女的作业;还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甚至极个别的家长反对子女上学,认为打工挣钱才有用;更有甚者对子女根本不关心,任由学校管理,有时子女做错事还要到学校找学校的麻烦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情绪,读书无动力、无压力、无监督,再加上学生的惰性、好玩的特点,学习更得不到巩固,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直线下降。

  5、来自社会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饿教育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承认,但由于我国对教育的投资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拜金主义触发的读书无用论"和"社会信息中的消极因素"等影响,使一些人认为读书没有大的用处,有部分人小学没毕业也照样发财,这也影响了一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消极对待,这样也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应对措施分析

  1、教师

  首先,学习新课标、新教材,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加强了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比较熟悉的,也有些是教师不熟悉甚至没有学过的。例如,新课程中加强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统计与概率",加强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应用,强化了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运用,增加了"数学文化"的内容。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中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在和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减去了什么,增加了什么。要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各个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对保留的原教材内容的新要求。教学时要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出现的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拨高;防止采用"旧瓶换新酒"的办法处理原教材所保留的内容。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盲目扩大范围,增加难度。其次,学习研究因材施教的能力。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到不同的发展的重要理念,对教师的因材施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认真分析数学学困生的思维和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进步,在数学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3、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乡镇农村中学生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算账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于社会,存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01286.html

相关阅读: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几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