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通常是指学习主体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阶段之前的准备活动。它既是一种学习形式,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有人形象地称它为课堂教学之前的热身运动。
新课程标准下,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课前预习的好,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教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就会被很好地领悟,这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目标
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内容进行预习。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在刚开始预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地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份预习提纲和预习作业,并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在预习提纲中,有的问题学生可能回答出来,有的问题可能还不太明白;同时,在预习作业中,有些类型的题目学生会解决,有些类型的题目学生无法解决,要求学生在不懂之处做上标记,有待课上解决。
二、具体过程
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也可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尤其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做好问题的记录。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例如,教学六年级数学十二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的一节时,笔者是这样指导学生预习的:让6个小组的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每组准备好实验器材:圆柱、圆锥和砂子。然后提出问题:“把圆锥里装满砂,往圆柱里装,直至装满为止,能发现什么?”同学们边操作、边思考、边议论,兴趣甚浓。分小组汇报时,“小荷组”、“超越组”、“智慧组”、“明星组”都报告了相同的结果:用圆锥装满砂往圆柱里倒,3次正好装满,说明了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这时“腾飞组”、“英才组”的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腾飞组”的同学说:“我们用圆锥装满砂,往圆柱里倒了4次才装满。
”“英才组”的同学说:“我们装了8次才装满。”并当众进行演示,并说:“这不能说明问题,如果圆柱还大些的话,可能要装10次、20次、30次……才能装满。”这时学生的思维已进入炽热化状态。“这是怎么回事?”预习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设疑促思并且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三、巩固预习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再进行5分钟的巩固预习。一般地,“巩固预习”之前教师应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并现场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在“巩固预习”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提问、检查预习作业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为教学作好准备。同时教师也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
实践证明,课下经常预习的学生成绩往往比不预习的成绩高,而且差异是显著的。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又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读一读。预习时要认真,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用笔把重点画出来,重点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二是想一想。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础问题,可以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如果是理解上的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三是说一说。预习时可能感到认识模糊,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进行讨论,在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即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有可以弄懂数学知识的实际用法,对知识有个准确的概念。
四是写一写。写一写在课前预习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预习时要适当做学习笔记,主要包括看书时的初步体会和心得,读明白了的问题的理解,对疑难问题的记录和思考等。
五是做一做。预习应用题,可以用画线段的方法帮助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找到解题的思路。对于一些有关图形方面的问题,可以在预习中动手操作,剪剪拼拼,增加感性认识。
六是补一补。数学课新旧知识间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预习时如发现学习过的要领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预习时弄明白,并对旧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记忆,同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做好课前预习,学生不仅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而且有益于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李洪卿
相关链接>>
1、决战高考数学之五月冲刺复习(学生版)
3、全国届中考数学模拟试题汇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04902.html
相关阅读:导学式素质教学模式指导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