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再次起动,涌动着一种全新的气息。新课程标准在目标、结构、功能、标准、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较原来的课程目标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场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它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性跨越,而且是挑战每一位教师将怎样面对这场变革,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新课程。
一、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可作为研究数学的题材,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经验使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以生活化方式呈现数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编写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如教材内容生活化,题材丰富,信息的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使学生能够较多地接收知识信息。新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都是学生身边的、能看到的、能亲身体验的、喜闻乐见的事物,这样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从中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在走进生活为人类服务。
二、以活动化的方式体验数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拓展数学课程内容的领域,减少机械和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让学生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学生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活动方式体验数学。
例如“小小设计师”活动,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的图形设计花坛、搞室内装修、布置教室……并画出设计图,而且还要说说设计的理由,可以单独设计,也可以小组合作。所有同学都投入到紧张地设计中去,对他们的每一种设计,我都给予肯定与赞赏,并鼓励他们设计出更漂亮的方案来。在整个情境中,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体验到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三、以个性化方式引导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数学课程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不同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速度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个性化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对有个性的学生持理解、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只要尊重学生个性,方法适应学生的智力特点,就可以使学生学到不同层次的数学;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不断超越自我。要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指导,教师在作业、练习要求上要体现一定的层次,好、中、差兼顾,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不求人人拔尖,但求人人有所发展”。
四、以现代技术教育的方式充实数学课堂,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的容量、课上所呈现出的信息反馈也随之不断增多。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展现其教育功能。例如:角的大小比较;几何图形的割、补、拼、合。特别是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多媒体都能及时一一进行演示,各种信息在这里得到交流,孩子们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尤其是利用网络教学,更能为教学双方添加自主性和自由度,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远程用户(资源)之间有着更大限度的交流渠道,学生也可通过这种方式构建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张冬英
相关链接>>
1、决战高考数学之五月冲刺复习(学生版)
3、全国届中考数学模拟试题汇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12145.html
相关阅读:新课程中数学教学方法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