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这一、二年的中考化学题、期末统考题,围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上,注重了以“双基”为载体,通过态度、观点、方法、情感及现实生活中重大化学问题进行“包装”,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教学和复习中一定要认真搞好“双基”。我们懂得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基础。要让学生牢牢撑握“双基”,我认为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和理解书中的理论,尽可能将“验证实验”改为“性质探究实验”,适应新理念、新信息、新题型。在复习中尤其要关注这些方面的训练。如在H2还原CuO的实验中,黑色的CuO变为红色的铜,这时为什么要通H2至试管冷却?答案很简单,这是为了防止Cu被氧化。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训练学生的信息采集处理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可设计这样的提问:如果在某实验中要除去混合气体中少量的O2,你会用什么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用烧红的铜网即可。在教学中我们多注意对实验的内涵和外延提一些训练能力的问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雨城区2003----2004学年度上期末的化学试题第40小题对学生的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目的就是要让老师和学生尽快调整教法和学法。题中给出了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实验室制备的反应物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原理,要求学生正确选取发生装置和填出收集方法。此题并未超纲,这是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下面我还想对本学年度,雅安市化学期末试题实验题中第3小题谈谈我的分析和理解。此题是: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最好选用_______(填编号)A、三氧化二铁;B、氧化铝;C、氧化铜;D、氧化镁。
遇到这样的题,绝大部分同学在解题时,没有清晰思路,盲目下笔,正确率低。如果我们老师在平常教学中,关注了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那么,学生遇到这样的题就不会感到难。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仔细审题,题目介绍了什么样的信息,分析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显然此题属于新信息的给予题。如果在教学中讲氧气的制备时,氯酸钾、二氧化锰二者的单独和混合加热,是由同学们自主探究完成的,那么,他们就一定知道温度对氯酸钾分解很重要,加入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此题给了四个氧化物对氯酸钾开始分解反应的温度,显而易见,谁开始反应的温度最低,当然消耗热能就少,就选谁。因此,要选C。这个例子,说明学生实验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不是靠记忆、背就能培养出来的,要靠学生亲自动手,靠老师的启发和引导,更要靠老师正确的理念和教学方法,绝对不是象以前在本子上练实验就能考出好成绩。条件差的学校要尽一切力量,创造条件让学生都动手。在此套化学题中,还有一小道实验题出得非常有水平,“小”中能见“大”,那就是“怎样使收集到的气体基本上不含氮气”。据我了解,由于把空气换成氮气,很多学生就不知怎样回答,即使知道一些,也不能正确阐述。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死板,教师教得死,学生学得死,老师只注重了对学生正向思维的训练,忽略了逆向思维的培养,更不能理解实验的真正内涵。正确的阐述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待气泡连续不断冒出时再收集,收集到的气体基本上不含氮气。这种回答,实际上就是平常教学中正确收集较纯气体的实验操作。老师讲过,同学也练过,但遇到换了说法,学生就找不着北,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因此,钻研教材、更新观念、改进教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非常重要。
老师们,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正融入我们的教学、中考中,我们要加强训练学生如何采集化学信息,并对化学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还要对最新的科技、化学与环境问题等方面多关注。对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产实际、立意不俗、信息新颖,能考查同学们探索精神和实验能力的题,加强练习,多多练习。对各省市代表开放性、探究性的新型试题,老师们要有取舍的采集,启发引导学生完成。老师们,转变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夯实“双基”,在复习迎考中讲究策略和技巧,我相信我们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19806.html
相关阅读:约翰?理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