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中历史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曾几何时,历史学科成为同学叫苦连天、头晕脑胀的代名词,成为机械重复、简单背诵的同位语,似乎历史只是与年代、人物、事件相关,而从未与乐趣、知识、素养有缘!

历史不该是这样的,学历史应该是件快乐的事。在此不妨将本人学习历史的个人经验及心得与大家一同分享。

要有大历史的观念

历史从来不是单一存在的,要想学好历史就先得培育大历史的观念。这里的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非关细节,全在规律。我们要学会用长时间远距离视界来看待历史事件,就如司马迁所谓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里的大更言其纵贯性之深远。如中华帝国中央集权及其官僚结构,从秦汉历经隋唐宋,而及于明清这三个历史阶段,几乎系于一根脉络,它是破除了先秦封建制而建立起来的;再如谈论王安石变法,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它看作是反对派作梗而导致其半途而废,其实还因为社会缺乏低层机构的支撑而不实行;又如欧洲文艺复兴作为中世纪的反动冲破了神学禁锢,同时又在市镇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推动了分层机构的建设,商业繁荣引出工业革命,从而推动全球性庞大组织与运动以实现资本主义的三点技术性格。这所举的种种事例意在说明我们学习历史时不能微观地仅止于就事论事,而要宏观地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置于历史的大环境中去思考,从而得出较全面、较中肯的解释。

大的第二层含义是:不只史乘,还有史屑。对于高中生而言,学好教本中的正史很重要,但也不妨课余之时多了解一点史屑,知道一些掌故轶闻也颇有趣,既补充了正史之不足,也能培养自己对于历史的兴趣。中国历史教科书有时是黑白默片,山川无色,简化人物,往往使得学生感到的只是史事的闷局而不是史料的趣味。

近年的高考历史命题中也会选一些史料笔记,这也就凸现出历史考试不再仅以教本为唯一资源,而是以教本为纲、辅助各类史料从而引导同学广泛地阅读各种历史著作。当然也希望教历史的老师肚子里又可撑船又有风景。课堂上顺着课文多讲故事,给历史课本上色配音。

要有谨慎认真的习惯

宏观的学习理念具备后,同学也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历史学习虽然不是琐碎细致的科学研究,但也要有谨慎认真的科学态度,年代人物不能张冠李戴,史家观点更不能茫然不知。

要想取得历史的好成绩固然需要历史感觉,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态度也不可或缺。就我而言,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勤做笔记,课下也要及时复习,特别是年代人物不能有丝毫差错,对于教材中的观点要能融合贯通,将相关的历史事件要分类合并,这样既简化了记忆的难度,又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各种材料的积累也会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为历史论文作准备。这样对于比较客观的题目也能应对自如,更可对部分主观题进行先期准备。总之,高考历史既要看能力,更注重考态度,谨慎的学习态度是学好历史的先决条件。

要积累信息勤练文笔

信息的积累对于历史学习很重要,平日同学既要关注相关的学科信息,也要关注高考的趋势变化。这样有助于自己做到有的放矢,一击即中。紧张的学习时间要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就要求同学多积累、多了解、多思考,信息量越大,知识面越广,取得的成绩也越好。

另外,有些同学对于历史论文的写作非常困惑,首先写作此类论文观点要明确,史实详略要说明有度。其次对于材料要巧妙组织,妥善安排,针对观点选择最恰当的材料,不能泛泛而谈。再者,语言文笔也颇重要。语言流畅自会加强论文的可读性,文笔好也会使论文的整体效果看来不错。

总之,学习历史是一件有趣味的事,不要仅仅为了高考而埋头苦读,要善于放宽历史的视界,在历史的长廊中为自己寻找一个心灵的栖居地,从而做到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要想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在,历史考试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 析题和问答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回答时要把相应的问题讲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层次清楚,最好分要点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解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只要你们对历史学习付出极大的热忱,有信心和决心,肯努力,讲求方法,你们一定能学好历史,并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20207.html

相关阅读:浅谈唐“贞观”昌荣的政治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