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效益。怎样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呢?以下是个人的一点心得。
一、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创设有趣的情景导入,把解决问题的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讨论研究,思考多种口算方法,互相交流,找出最简便的方法。设计真实亲切,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利用信息化手段就一些死板的公式、例题、实验过程、操作步骤等进行演示,启发思维,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寻控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将反馈信息传送给教师,教师通过再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从而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互动的状态。
二、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静止图像变为动态画面,起到变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数学中比较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使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枯燥乏味。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首先用计算机播放一辆卡车和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动感画面,请学生留意路边的里程碑,这样使学生形象感知到千米有多远。
三、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创设多种情境,有利于培养创造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制成很多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的课件。它使学生接受知识更便捷,获得知识更迅速,从而激发创造潜能。例如:在教“圆的认识”一课中,利用大屏幕展现小汽车行驶的画面,汽车的轱辘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的,有的是三角形的。学生看到这个画面觉得新奇,心里马上产生疑问: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车轱辘都是圆的呢?车轱辘不是圆的会怎么样呢?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利于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
以往学生学习信息的途径,多数来自教师与书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的学习方式大为丰富,学习途径大为拓宽。学生可以通过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手中,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充分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精神的结果,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方式与方法上进行了积累。
五、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基于网络的中学数学课程教学,让学生搜集素材,并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921614.html
相关阅读:提高数学学习的适应能力